[其他]内排屑机用丝锥无效
申请号: | 86204744 | 申请日: | 198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474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1 |
发明(设计)人: | 印国涛;范年宝;高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压缩机厂 |
主分类号: | B23G5/06 | 分类号: | B23G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室 | 代理人: | 林亮 |
地址: |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排屑机用 丝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排屑机用丝锥(附图1),属于螺纹切制刀具。适用于加工对中径、螺距和表面光洁度都有很高要求的大直径内螺纹,特别是深盲孔螺纹。
某些重型机械、透平机械、发电机、反应锥结构制造中的大直径螺孔,检查的标准很严。如活塞式压缩机压力达到3.2×107Pa,气缸的连接螺纹要求达到GB197-815H级,且大多是盲孔。设计要求达到光洁度为≥。这些机械设备,工件价值高,由于安全原因,螺孔往往不允许返修,这就带来棘手的加工工艺上的问题。
多年来,通常使用市售的标准丝锥,购进再经挑选仅有20%可用率,且加工出的螺纹存在二大质量问题:其一是尺寸精度不稳定;其二是齿面光洁度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出屑不流畅,丝锥退出时拉伤齿面以及受机床、攻丝夹具精度、刚度等的影响。这些都是传统丝锥设计所固有弊端,要彻底解决它唯有从结构上改进设计。
西德纳里公司的情报资料中介绍了一种劳里斯内排屑丝锥(附图2),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其主要特征是让铁屑通过丝锥内部然后从螺纹上方的二个侧孔排出,从而避免了因铁屑损伤螺纹导致螺纹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达不到要求的缺陷。
我厂试制了劳里斯内排屑丝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1.由于工艺性差和出屑槽的方形根部的尖角处应力集中,往往导致淬火裂纹。
2.锥体上的出屑侧孔,降低了该处的抗扭强度,往往在丝锥使用过程中产生早期折断。
3.铁屑实际上不会从侧孔中排出,而是积聚在丝锥内部的容屑空间。因而在加工深盲孔螺纹时,需间断数次以清除切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内排屑丝锥的形状,构造及其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实用技术方案,以解决存在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将出屑孔设计为贯穿丝锥的直通孔;将丝锥工作部分设计成结构和形状不同的三段;从丝锥头部开始,依次为切削锥(AB)、校正段(BC)和后导部(CD);切削锥上开有6~8条根部为圆弧形的出屑槽,以便将铁屑导入出屑孔;校正段外形犹如一个螺栓,不开任何沟槽,也无倒锥,有利于取得稳定的尺寸精度,並对已切削好的螺纹起一定的挤压作用,此段设置亦与劳里斯丝锥不同;后导部分外圆磨有0.15/100的倒锥;适当放大方尾部分的尺寸,以便出屑通孔通过方尾部分。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容屑空间,排屑通畅,可以实现深盲孔螺纹的不间断加工。丝锥制造工艺性能良好,根部为圆弧形的出屑槽,有利于避免淬火裂纹,同时减少了应力集中,提高了刃辨强度。放大的方尾部分提高丝锥刚度。丝锥工作部分分为三段设计的优点是攻丝过程稳定,提高了尺寸精度和螺纹表面光洁度。由于改进了出屑孔,工作时的抗扭强度超过劳里斯丝锥。与劳里斯丝锥比较,本实用新型在制造工艺上没有增加难度,相反,出屑孔的加工较劳里斯丝锥简单易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丝锥,在实际生产中试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M36×3为例,传统设计为一组三支丝锥,需攻三次,现用本内排屑丝锥仅单支即可成形。不仅生产率提高三倍,而且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优于传统设计的一组三支丝锥。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生产中所显示出来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稳定情况如下:经连续攻制400个螺孔,尺寸精度稳定在5H级,光洁度优于传统四槽丝锥。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AB段为切削锥、BC段为校正段、CD段为后导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M36×3内排屑机用丝锥各部分尺寸如下:
总长:160MM
工作部分:AB=8MM,BC=9MM,CD-28MM切削锥角14°。出屑槽:6条、长度12MM、槽宽6MM、槽根R3。齿形同标准丝锥末攻。
内排屑孔:φ21MM,二端设顶针锥面。
柄部:中间部分φ32MM,圆柱定位φ42MM,宽度30MM,方尾:32×32MM,长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压缩机厂,未经上海压缩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包
- 下一篇:一种使用于液体提升的气动多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