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直纹微量切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4864 | 申请日: | 198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486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29 |
发明(设计)人: | 陶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复兴 |
主分类号: | B24B7/02 | 分类号: | B24B7/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切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高精度另件平面直纹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
高精度零件对平面直纹、光洁度、平行度、尺寸等均有较高要求。现有平面直纹加工是采用手工方式、加工时,操作者手持推磨工具(金属圆棒外包砂带构成)靠体力向工件施加压力、推力进行推磨。每磨一次用50~60公斤体力,往复5~7次才基本达要求。此手工方式操作者体力消耗大,加工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采用机械加工平面直纹的文献和接近的对比文献目前还未见到。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直纹微量切削装置,将它安装于平面磨床、牛头鉋床、龙门鉋床、铣床等一切刀架或工件相对作直线运动的机床上,作为一附加的加工刃具,增加该机床加工平面直纹的功能,致使用机械加工平面直纹替代现有的手工加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
提供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Ⅰ、Ⅱ的特征是:Ⅰ,具有弹性加压构件组和刃具带结构。Ⅱ,具有弹性加压构件组和刃具块结构。弹性加压构件组由一弹性件装入内套后,再一同压入外套内孔内,然后用导向螺捍连接锁住构成。刃具带结构由刃具带及其换位紧固件构成。刃具块结构由刃具块及其固定件构成。
弹性加压构件组中外套内孔壁开设的导向螺捍过孔为长孔,以保证加工时,内套、外套间随弹性压力变化可相对移动。弹性压力选100~150公斤为适宜。
刃具带结构由刃具带及其换位紧固件构成。换位紧固件是采用卷带轮、卷带轮支架、刃具带卡子、拉力弹簧、手球。刃具带是用布带粘有与加工工件材质和要求精度相适应的磨料细粒制成。刃具带包在内套下端弧形底面外表面,两者间垫一层薄软垫。刃具带两端卷在卷带轮上,卷带轮支架固定于内套侧面。刃具带卡子中部装入手球后紧卡在刃具带表面,其两端开有长孔,并连同拉力弹簧均固定于内套下端侧面上,手拉动手球可使刃具带卡子里外移动。
刃具块结构是由刃具块及其固定件构成。固定件选用金属压板、软垫、紧固螺钉。刃具块是按加工工件材质和要求精度选用的相适应的油石或其它磨料块。刃具块安放在内套下端长方形底面开设的粘有软垫的长方形槽内,并用紧固螺钉紧压粘有软垫的金属压板,以达固定刃具块的作用。
提供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安装在选用机床的砂轮架或刀架上,其安装连接方式是按选用机床砂轮架或刀架安装位置配制,一般连接件形状可采用环形或长方形。加工时,加工工件放在机床工作台面上,在工件下,电磁吸盘上放置一块非金属薄板以保证工件加工时不受划伤。当机床开动时,工件或刃具作相对直线运动,提供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作为一加工刃具,其进刀方向必须与工件作的直线运动方向相垂直,致使工件能在受到弹性压力下,通过刃具带或刃具块进行微量切削。此方式是以机械弹性压力代替现有的人体向下施加的压力;以液压或电动带动工件和刃具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代替现有人体手工推力作的往复运动,实现了机械加工产品平面直纹的技术。
采用此直纹微量切削装置加工出的平面直纹完全满足工艺要求。与手工方式相比较,光洁度由7~8提高到9~10,以较高精度的机械平行运动克服了手工操作掌握较困难的平行度,由于弹性压力作用解决了多工件一次加工等质量问题,消除掉边掉角等质量问题,尺寸均匀、加工效率提高为原有的两倍,并使操作者摆脱了笨重体力劳动,全套装置便宜,制造费不超过500元。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 刃具带结构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2 刃具带结构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的侧视外形图
图3 刃具带结构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的正视外形图
图4 刃具块结构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5 刃具块结构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的侧视外形图
图6 直纹微量切削装置安装于平面磨床的安装示意图
图7 直纹微量切削装置安装于平面磨床的加工操作示意图
图8 直纹微量切削装置安装于鉋床时,装置连接结构图
实施例1:这里以刃具带结构直纹微量切削装置安装于平面磨床作为基本实施例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复兴,未经陶复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