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鼓室通气管(扣)安装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4972 | 申请日: | 198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497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03 |
发明(设计)人: | 蒲章杰;程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滨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周述志 |
地址: |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室 通气 安装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耳鼻喉科常见病治疗的新型医疗器械。
渗出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是造成耳聋的重要疾病之一,七十年代初,开始普遍采用鼓室通气管(扣)疗法。但通气管(扣)的安装却一般借助于某些器械。如Paparella,MM(1973)、孙新申(1980)、王学武(1982)等所用器械均存有视野不够清晰、操作欠准确等缺点。1984年,又由陈著声介绍了一种鼓室通气管(扣)安装器,但因其前臂主件的前端较粗,也影响视野。因此,国内外至今尚无定型专用的鼓室通气管(扣)安装器。
本实用新型为通气管(扣)的安装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迅速、准确,并可获得最佳视野又不受通气管(扣)型号大小限制的安装器械。
附图为通气管(扣)安装器示意图。图中,1为管芯,2为管壳,3为固定螺丝,4为传动柄,5为连接片,6为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器由通气管(扣)安装管芯、管壳及手柄三部分组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器的管芯置于管壳内,并经传动柄与手柄相连结,手柄的前、后臂由二个大小不同的螺丝固定连结,手柄上部装有由连接片构成的活动关节,当手柄张开或闭合时,通过手柄上的活动关节带动传动柄活动使管芯伸出管壳末端4mm左右,或使管芯退回管壳内,本安装器的管芯和管壳由不锈钢材料;手柄由不锈钢或白钢制成。
本安装器进行操作时,先将手柄张开,使管芯由管壳前端伸出,此时将通气管(扣)套入管芯露出部分,明视下通入外耳道经鼓膜切口将通气管(扣)前端插入鼓室,随即拉紧手柄,通气管(扣)则嵌于鼓室内,取出安装器,操作即完成。
本安装器因管壳较细(直径仅有2mm),且于近手柄端呈弯曲形,置入外耳道后尚留有足够的空间,从而使本安装器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准确、视野清晰,又不受通气管(扣)型号大小限制等特点。经120余例临床使用表明性能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滨州医学院,未经山东滨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