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用气体渗碳炉吊夹具无效
申请号: | 86205342 | 申请日: | 198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534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9 |
发明(设计)人: | 曾耀忠;胡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耀忠 |
主分类号: | F27B1/00 | 分类号: | F27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涪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气体 渗碳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处理气体渗碳炉的吊夹具,它适用于一切可以绑扎悬挂或串挂的工件在井式电阻炉中进行渗碳、氮化、软氮化、淬火、正火、退火的装夹和起吊。
现有的热处理气体渗碳炉吊夹具,由吊架、料筐及料筐底安装的炉栅组成。料筐及炉栅是电炉厂按标准规格制造并与炉子配成套的(技术出处:1.热处理设备及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第一版。2、电炉及电热元件机械产品样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2年12月第一版。)。
现有吊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料筐是组合结构,依炉子型号不同两个或三个料筐重叠成一炉。60KW以上的渗碳炉进炉时先将装好工件的两个料筐吊进炉内,再将第三个料筐吊进重叠在炉内的两个料筐上:出炉时操作程序相反,整个过程是在900℃高温下进行的,重叠第三个料筐很费劲;吊出炉底下一个料筐时,操作者受到强烈的高温辐射烘烤,很难钩挂住料筐的两个吊耳。
2、吊架是用户根据料筐尺寸配做的,因料筐只有两个吊耳,故吊架总是两足结构。若工件在料筐内摆放得不均称。则起吊时容易翻倒,砸坏设备或伤人。
3、出炉时工件得与料筐一起吊出,工件不能直接淬火,再进炉吊进冷的料筐和工件,60KW以上的炉子一般要升温3小时左右才能恢复到渗碳温度。这样既增加能源和渗碳剂的消耗,又浪费时间。
4、细长工件摆放在料筐内渗碳后往往变形较大;若放上专用夹具夹持工件,一种专用夹具只能用于形状尺寸相近的工件,缺泛多用性、尺寸较小且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件,装炉量太少而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气体渗碳炉吊夹具,它不但能正确平稳地吊夹工件在气体渗碳炉中渗碳,而且能完成工件在井式电阻炉中氮化、软氮化、淬火、正火、退火时的吊夹,具备多用性。
本实用新型将原吊夹具的吊架由两足改为三足:料筐由两个吊耳、分个重叠结构,改为三个吊耳、圆筒形整体结构;去除料筐,将其中一个外接三个吊耳制成吊盘。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因而起吊安全可靠,配上数个活动的“3”型吊钩,它可以根据工件外形大小来确定绑扎悬挂或串挂工件钩于吊盘上的相互间的距离,因而一付吊夹具就可以完成对形状、尺寸大小不一的工件的装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用气体渗碳炉吊夹具的装配图,图2是吊盘的俯视图。图3是吊钩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用气体渗碳炉吊夹具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吊夹具包括一个吊架(1),吊架是三足(2)结构,三足(2)由组成等边三角形的支撑杆(3)支撑,并接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三足下端呈钩形,钩的方向沿支撑杆等边三角形外接圆切线方向,吊架顶部是圆环;一个吊盘(4)它是外圆上均匀地分布有三个吊耳(5)的圆盘形框梁结构;数个吊钩(6),吊钩(6)是“3”字型的:一个料筐(7),它是圆筒形,上部外圆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匀地分布有三个吊耳(8)、料筐起支撑吊盘及所挂工件(9),并使炉内气体形成循环、温度均匀的作用。整个吊夹具的结构尺寸,按照井式电阻炉型号的不同而相应地变化。
制造多用气体渗碳炉吊夹具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现有料筐、炉栅进行改制。
多用气体渗碳炉吊夹具的使用方法是,先用吊架把料筐吊进内,再将吊盘置于吊架上,把吊钩挂上工件挂于吊盘上吊进炉内,吊盘置于炉内的料筐上,即完成了进炉过程。出炉时,吊架伸进炉内,顺时针方向旋转吊架钩住吊盘的三个吊耳、吊钩及所挂工件顺利吊出炉进行直接淬火或冷却。
为使渗碳过程中有时个别工件掉进炉内能方便及时取出,可在料筐底部放置一炉栅(炉栅与现有使用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多用性:由于吊钩是活的,它在吊盘上挂置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工件外形尺寸的大小来决定,因而一付吊夹具可以对不同产品或同一类型产品的不同规格进行渗碳、氮化、软氮化装夹起吊。本装置去掉料筐,则可用于工件在井式电阻炉中进行淬火、正火、退火的装夹起吊。
2、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吊架是三足结构,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起吊安全可靠,工件绝不会翻倒:“3”字型吊钩在吊盘上挂取灵活(已知的“S”型吊钩则易卡在吊盘的框梁上),操作十分方便;吊盘接近炉口处,进出炉操作者受高温辐射小,劳动强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耀忠,未经曾耀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度0.1毫米遥测翻斗雨量传感器
- 下一篇:波形板式蒸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