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机动车便携式维修轮垫无效
申请号: | 86205987 | 申请日: | 198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5987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力强 |
主分类号: | B60R27/00 | 分类号: | B60R27/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沈明,申玉玺 |
地址: |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便携式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用于机动车半路抛锚的底盘修理。
目前汽车司机在行驶中没有地坑的情况下车下维修时,常常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垫身工具,而是用草席或旧工作服垫在身下,在车下工作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为汽车司机提供一种在车下维修使用的,前后左右自由移动的装置。
机动车便携式维修轮垫由若干块带轮子的底板相连接,箱板或板面上覆盖海棉垫或充气垫,可以折叠或卷起,形成箱式或卷帘式结构的轮垫,展开总长度略长于人体上身长度(一米左右)。
利用附图中所示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一为机动车便携式维修轮垫的箱式结构图。1~底板箱,2~万向轮,3~海棉,4~人造革,5~搭扣,6~轮槽,7~支撑轮8~铰链鼻,9~提手,10~聚光灯。
图二为机动车便携式维修轮垫的卷帘式结构图。13~轮板,11~微型万向轮,5~搭扣。
图三为轮板的A-A剖面图,12~底板,11~微型万向轮3~海棉,4~人造革。
图一所示的机动车便携式维修轮垫的箱式结构,由两块可折叠的底板箱(1),四个万向轮(2),两个支撑轮(7)和以人造革(4)为面的海棉(3)组成。底板箱(1)可用塑料、金属及其他材料制成。每块底板箱(1)上有两个轮槽(6),在轮槽内固定万向轮(2),使万向轮仅伸出10~30mm,以保证在打开箱体使用时不使轮垫高度太高,底板箱(1)靠铰链处内侧面是园弧形,中部凹向箱底,使司机躺上去不致胳腰。底板箱(1)外侧面装有提手(9)和搭扣(5),在底板箱(1)合拢时,搭扣将箱体锁扣,两个底板箱(1)上的提手(9)合拢。底板箱(1)内侧两头各有铰链鼻(8)两个,与另一底板箱(1)的铰链鼻(8)相配合,分别用两个轴支撑(7)在两组铰链鼻(8)中间即一个可以折叠的箱体。
底板箱(1)内装有人造革(4)包裹的海棉(3)垫两块,底板箱(1)一头装有两个小型聚光灯(10),干电池做能源,便于夜间修车。
机动车便携式维修轮垫的箱式结构工作时,四个万向轮着地,中间支撑轮两块底板箱(1)连接处,司机上身躺在上边可方便的用双脚蹬地或用手扒汽车底盘任何部位,可以前各左右地调换位置。工作完后,将两块底板箱(1)折合起来为一箱体,用搭扣锁上,两提手合拢放到驾驶室内司机座位下面。
图二所示的机动车便携式维修轮垫的卷帘式结构图。由若干块轮板的(13)连接而成。每两块轮板(13)之间加双层人造革连接或帆布代也可。其连接处的长度以连接的数块轮板可折叠为宜。最外部的轮板外侧装有搭扣(5),工作时展开各轮板(13),形成一平面,长度为一米左右,司机上身躺在轮垫上,用双脚蹬地或用手扒汽车底盘任何部位,调换工作位置。工作完毕卷起,搭扣(5)扣上放回驾驶员背后面或小型车后仓内。
图三所示的轮板(13)A-A剖面图,底板(12)用塑料板、木板或胶合板制成,底板上覆盖(3),以人造革(4)或者帆布包裹板材外表面。底板下安装2~3个微型万向轮(11)。
卷帘式机动车便携式维修轮垫的海棉(3)、(4),可由胶皮布或塑料的充气垫代替。其工作时用嘴和气筒充气均可,此充气垫是用数个暗扣扣在下面由人造革或帆布包裹的轮板(13)上面,工作完毕后把气放掉其体积自然缩小可放在小型汽车后仓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力强,未经袁力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