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针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6138 | 申请日: | 1986-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138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27 |
发明(设计)人: | 孙连峰;李炳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4工厂 |
主分类号: | A61M5/30 | 分类号: | A61M5/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工程部南京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文斌 |
地址: | 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疫和治疗注射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无针肌肉注射器。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或多数已知专利的无针注射器,普遍采用弹簧压缩潜能作动力,在弹簧突然放松时,压迫药液,使药液产生高压,喷出小孔,射入皮下,达到注射目的。使用上述方法的有利用压缩空气压缩弹簧的美国专利(USP.3859996)。此外,中国专利公告的无针注射器(CN.85.2.00273U)虽然没有直接采用压缩弹簧的办法,但用杠杆的动力压迫药液,使药液通过针阀和顶杆最终还是压缩弹簧,产生药液喷出的动力。
上述无针注射器共同点是在药液喷出前必须对弹簧作功,使之产生喷出药液的动力。由于弹簧在注射器上装配受限,因而弹簧规格有限,潜能有限,药液喷出力也有限。所以它们仅适用皮下注射,而不适用人体更深处的肌肉注射。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用压缩弹簧做动力,不能进行肌肉注射的缺点,设计一种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注射迅速,既能进行皮下注射,又能进行肌肉注射的无针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利用和改进以往无针注射器的药液喷射装置和药量调节装置,研制一种新型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注射器枪形壳体上还装有控制装置,进、放气分配装置和传压装置。
药液喷射装置,药量调节装置,传压装置,进、放气分配装置,控制装置,共同与枪形壳体组装成注射器。枪形壳体上带有消音排气孔,手柄下部装有进气接头。进、放气分配装置由大、小放气阀,大、小进气阀,大、小传动杆,导向活塞,套筒,大、小弹簧,小放气阀壳体和密封圈组成。传压装置由吸液弹簧、唧筒活塞、动力活塞和密封圈组成。控制装置由板机、板机弹簧、钢珠和定位销组成。本无针注射器外接一个气源装置做动力,利用气源装置的气压力推动传压装置的动力活塞,使通过入药接咀进入药液喷射装置药腔的药液产生高压。气压不同,药液产生压力不同,注射深度不同。工作时扣动控制装置的板机,即完成注射工作,松开板机即自动完成吸药工作。拧动药量调节旋扭能改变注射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无针注射器。它结构轻便,总重量在0.7公斤以下;设计合理,注射时,扣动板机力在0.4公斤以下;移动方便,适合于临床治疗使用,操作简单,完成一次注射、吸药循环不足一秒,改善了护士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既能进行皮下注射,也能进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时与有针注射效果相同,并且无交叉感染。注射剂量准确安全、无疼痛感。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无针注射器一种具体结构的剖面图及气源装置示意图。图中:1是喷咀,2是喷咀弹簧,3是氟塑料密封圈,4是锥形阀,5是唧筒,6是接咀弹簧,7是钢珠,8是接咀,9是氟塑料密封圈,10是胶圈,11是吸液弹簧,12是唧筒活塞,13是壳体,14是氟塑料密封圈,15是胶圈,16是胶圈,17是工艺堵塞,18是调节器壳体,19是胶圈,20是调节螺丝,21是旋扭,22是固定销,23是动力活塞,24是板机弹簧,25是钢珠,26是控制活塞,27、28、29是胶圈,30是套筒,31是小进气阀,32是小弹簧,33是大弹簧,34是胶圈,35是进气接头,36是板机,37是板机弹簧,38是小放气阀壳体,39是螺帽,40是垫圈,41是大传动杆,42是小传动杆,43是大放气阀,44是导向活塞,45是螺帽,46是紧固螺帽,47是气压表,48是气瓶,49是可调减压器,50是开关,51是气压表,52是单向阀,53是气滤,54是充气接头,55是联接软管,56是小放气阀,57是大放气阀。
其中标注,A是唧筒药腔,B是传压活塞气室,C是排气消音孔,D是导槽排气孔,E是导向活塞通气孔,F是套筒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4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4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子琴JBC板
- 下一篇:具有隔辐射热装置的高温起重电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