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手握式电子琴无效
申请号: | 86206233 | 申请日: | 198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233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少华 |
主分类号: | G10H1/34 | 分类号: | G10H1/34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虹 |
地址: | 湖南省常德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握式 电子琴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少年儿童学习二进制,年青人跳舞时伴奏和起健身作用的握在手上弹奏用的手握式电子琴。
原电子琴的种类有很多,以键盘式电子琴而言,从十几个键的低档玩具电子琴到几十个键的多功能高级电子琴,适应着人们的不同需要,社会需求量与日俱增,这些电子琴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一个琴键对应一个音符。因而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弹奏时必须放在桌上或地上,而且眼睛不能离开键盘,因此不能在运动中弹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指供一种只有四个键,按二进制排列组合,能弹出二组八度音;并能作为健身和少年儿童学习用的手握式电子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叙述。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法完成的:在外壳〔3〕左侧装有四个琴键〔1〕;扬声器〔7〕装在外壳正上方,外面罩有电化铝网框〔5〕;外壳制成长方形,也能制成圆盘形、圆棒形和圆球形。扬声器也可采用压电陶瓷片能缩小体积。在扬声器的左上部装有一个发光二极管〔4〕,随键按下便发光;外壳正面贴有表示琴键组合与音符关系的彩印卡片〔2〕;后盖〔8〕用螺钉〔9〕固定在外壳上;卸下后盖便可更换电池〔11〕;电路板〔6〕与键盘板〔10〕卡装在外壳内。
电路原理图〔12〕,电路主要由矩阵译码电路,自动开关电路和音律发生电路组成。由具有颤音效果的电子琴集成电路UM3526组成音律发生器,Ks1~KS12为音符线,接上高电平后分别产生C5~B5的一组12个音符,本琴只用了7个,其中5个半度音符未用,KS15为音调选择线,接上高电平后能产生C4~B4的一组低八度音符,因而通过对KS15的控制可产生二组八度音符。FLAG为音符键标志线,当音符键按下时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亮。
由BG1~BG4等组成矩阵译码电路,K1~K3为音符键,K4为音调键,当K1~K4断开时,通过R8使Q0、Q1、Q2为高电平,并通过R9~R11。R12使BG1~BG4饱和导通,Q0、Q1、Q2和P为低电平,P1~P7也被钳位于低电平,音律电路无输出。当琴键开关K1~K3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接通时将改变Q0~Q2的状态经D1~D21组成的与门电路译码使P1~P7中在任何情况下都只有一端为高电平,例如:将K1按下时Q0Q1Q2为低电平,Q,Q1、Q2为高电平,经二极管译码后,使P1为高P2~P7为低电平(见真值表)。同时通过D22~D24使BG4基极电流旁路,BG4截止,P8为高电平而奏出低八度音符,当K4接通后由D25将P8钳位于低电平,因而奏出高八度音符。根据K1~K4的组合,P1~P8的相应位输出高电平(见真值表),使音律发生器产生相应频率的音频信号,通过三极管BG6放大后推动扬声器y发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少华,未经陈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