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随车型打气筒无效
申请号: | 86206514 | 申请日: | 198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51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克青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B62J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海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型 打气筒 | ||
随车型打气筒是自行车打气筒的技术改进。
目前常见的自行车打气筒,由于结构问题和防窃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没有一种适宜携带在自行车上,最近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告了几种按装在自行车上的气筒,如85 2 02403,85 203464 85 2 07991,85 2 03277,85 2 03300 85 2 02749等,这些气筒已成了该自行车的固有部分,不能为其它车辆充气。
常见的打气筒:都有一根较长的输气管,结构不紧凑;没有起防窃作用的供锁住机构;气筒的皮碗起进气和压缩两种作用,皮碗随往复不断开合,带有空气的灰尘从皮碗表面经过,皮碗损坏快;气筒都装有出气止回阀,容易出现出气止回阀失灵而充气困难;气筒直径较大,充气费力等项缺点。
随车型打气筒是一个独立体,用夹具夹带在自行车上,取下时可给本车充气;也可给其它车辆充气。克服了固定在自行车上那些气筒的缺点。随车型打气筒只有很短的输气管,气筒的各基本部件(除手柄外)全部组合在一根细长钢管内,结构紧凑,适宜随车携带。随车型打气筒增设了起防窃作用的锁住环,解决了气筒随车携带后的防窃问题。随车型打气筒还增设了进气止回阀,皮碗不再起进气作用,皮碗与气筒壁配合较紧密,皮碗不再随往复不断开合,空气不再从皮碗表面经过,皮碗只起压缩作用,减少了皮碗损坏。随车型气筒取消了出气止回阀,避免了出气止回阀失灵的缺陷。随车型打气筒使用了小直径,大压缩比的设计,因此充气省力、充气快、充气压力高。
综上所述,随车型气筒具有随车携带,为其它车辆充气,防窃、故障少。充气省力,充气快,充气压力高等项特点。
图1是气筒结构示图。
图2是气筒加长段剖面图。
图3是弹簧夾立体图
图4是支承夹立体图
图5是气筒夹带位置示意图
随车型打气筒由气筒体(7)、推杆(6)、皮碗(5)、进气止回阀(4)、输气节(3)、输气管(2)、充气接头(1)、手柄(8)锁住环(9)构成。气筒部是一根长约450毫米,直径约20毫米内壁光滑的薄壁无缝钢管,钢管长度约2/3部分为气筒部,约1/3为气筒加长段。气筒部与气筒加长段的过渡处内径略小,用于支承输气节。输气节由气筒上端推入。输气节上设有进气止回阀。输气皮管一端与输气节相连,另一端与充气接头相连。充气接头上有内螺纹,能与气门嘴外螺纹相连。气筒加长段的钢管开有缺口,断面为C-C。使用气筒时输气皮管有充气接头的一端从此缺口拉出。弹簧夹(10)无小孔的一端是一个弹性夹,是弹簧夹主体,用于夹住气筒体。弹簧夹有小孔的一端展开后是一条两头钻有小孔的铁皮,配上螺栓螺母后能将弹簧夹主体紧固在自行车后三角架上。支承夹(11)无小孔的一端是一个小容器,是支承夹主体,其作用是支承气筒总成,气筒加长段底端就插在小容器中,支承夹有小孔的一端展开后是一条两头钻有小孔的铁皮,配上螺栓螺母后能将支承夹主体紧固在自行车后三角架上。支承夹的按装高度是支承气筒总成后使锁住环(9)能与车锁相吻合,当锁上车锁时气筒能被锁住。
使用气筒时,需打开车锁,从弹簧夾和支承夾内取出气筒,将车轮上气门嘴转到接近最低位置处,将充气接头拧在气门嘴上,气筒加长段底端支承于地面,一手握住手柄来回抽推,即可充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克青,未经蒋克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