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匀分布振动溶气释放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6538 | 申请日: | 198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538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陈翼孙;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C02F1/24 |
代理公司: | 同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大平,陈树德 |
地址: | 上海市四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 振动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溶气气浮法净水工艺中的一个装置。该装置能把压力溶气水中的气体释放成密集的微细气泡群,并使其粘附于水中什质颗粒及絮粒,形成整体比重小于水的带气絮粒而浮至水面,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溶气释放器的形式,从结构上讲,以孔口管咀型为多数,1982年美国专利US-4,338,192中虽然揭示出与本实用新型类似的溶气释放器,但由于该装置中的第一构件上的凹盆与实心构件的配合,不是最佳状态,气泡在从第一构件与实心构件之间流出时,其大部分直径小于100微米,最佳压力需100磅/吋2(100磅/吋2≈689.5kpa),因此,该项装置释放出的微气泡尺寸偏大,释放压力较高,释放能耗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个结构更为合理、释放性能更好、耗能更少与待处理水接触更趋充分、均匀,在装置被污物堵塞后,清洗十分方便的溶气释放器。
这种新型的溶气释放器,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释放部件,二是清洗堵物部件,两部分通过连接构成了一个整体装置。释放部件由固定盘(2),振动盘(4),导柱(5),定隙环(11),连接杆与圆环联成一体的托架(7)组成,清洗堵物部件由活塞(14),活塞套筒(15),活塞圆柱销(18),活塞套筒圆柱销(19),拉簧(20),空心连接螺柱(21),压缩空气管(22),换气三通阀(23),排气管(24)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固定盘(2)和振动盘(4)之间具有凹孔(10),狭缝隙(12),宽缝隙(13)和环形槽(9)这样的结构,造成冲击涡流,波浪式射流、推流和局部真空,因而引起振动,振动使气体释放更趋彻底,在低压147kpa下,释气率≥99%,释放的气泡微小,平均直径在20~30微米,且浓密、均匀而稳定,能瞬时释放溶气,在0.1秒左右时间释气过程就可结束;
2、固定盘(2)与振动盘(4)之间具有适当缝隙(12)、(13)高度,使释气水沿圆盘四周流出,流量分布更趋均匀;
3、增加了堵物清洗部件,不必拆装释放器便可十分简便地清洗堵物。
附图进一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固定盘(2)、振动盘(4)和托架(7)各有三个相隔120°的孔(6),导柱(5)伸入孔(6)内,导柱(5)的两端与固定盘(2)和托架联接固定,使固定盘(2)、振动盘(4)和托架(7)构成一个溶气释放部件,固定盘(2)、振动盘(4)和托架(7)在水平方向平行,振动盘(4)可沿导柱(5)作轴向移动,固定盘(2)与振动盘(4)之间的导柱(5)上套有一个定隙环(11),使狭缝隙(12)与宽缝隙(13)在工作时有一个最佳缝隙,固定盘(2)的中心有一凸缘与短管(1)联接,短管上端有内螺纹与溶气水管连接固定,固定盘(2)有一中心锥形孔(3),固定盘(2)底面有固定环(8)与固定盘(2)联成一体,振动盘(4)中心有一凹孔(10)与固定盘中心锥形孔(3)相对,振动盘中心凹孔(10)的直径大于固定盘中心锥形孔(3),振动盘(4)上平面有环形槽(9)与固定盘(2)的固定环(8)相对面嵌入槽内,环形槽(9)比固定环(8)宽,二者的间隙构成水流通道。振动盘(4)下平面中心,有一凸缘与活塞(14)联成一体,活塞(14)在套筒(15)中可往复移动,活塞(14)有环槽(16),密封圈(17)嵌入其中,套筒(15)外侧与托架(7)的三个连接杆相连,为了不使振动盘(4)被污物堵住,在活塞(14)和套筒(15)上各安装了一个圆柱销(18)、(19),并有拉簧(20)相联,在排除堵物时,依靠拉簧的拉力使振动盘(4)迅速下移,压缩空气管(22)的一端连接换向三通阀(23),另一端用空心螺柱(21)与套筒(15)连接,构成溶气释放器整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