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共轭式旋转磁场退磁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6632 | 申请日: | 198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63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8-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宝昌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轭 旋转 磁场 退磁 | ||
本发明是关于共轭式旋转磁场退磁器的发明。
机械零件在磨削过程中,受到电磁吸盘的磁力作用,总留有一定的剩磁,这种剩磁对产品质量往往是有害的。为了消除机件磨削后的剩磁,现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把带有剩磁的机件,通过具有一定强度的脉震磁场或交轴磁场,而产生这种磁场的装置,又以马蹄和空心线圈等结构型式最为普及,有的还制成水冷式。但都因成本高、退磁效果差、退磁器加工工艺复杂等原因,在使用和推广上受到一定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磁场的退磁器,以克服上述退磁装置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钢制骨架的内侧周围布满磁极,磁极是由矽钢片迭成的铁心和励磁线圈组成,铁心之间由铁轭连接。磁极的数量一般为六或六的整数倍。磁极间有一个足够大的退磁空间。通入三相交流电后,退磁器便产生旋转磁场。当带有剩磁的机械零件缓慢地通过退磁空间时,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由于电子的轨道运动和自旋性,很容易打乱其内部角动量的定向排列,使具有不同剩磁方向的磁矩排列杂乱无序,从而获得较好的退磁效果。
本发明的主要部分是退磁场即旋转磁场,若配上一般机电设备常用的开关箱、控制板、外壳等附件,就组成了退磁器。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退磁场磁极的剖视图,图2是沿图1A-A切面的剖视图。该退磁场是由安装在退磁空间1周围的六组用矽钢片迭成的形铁心4和十二个励磁线圈3产生,六块铁轭2连接在六组铁心4的中部,构成了两个旋转磁场的共轭部,铁轭2把十二个线圈3分成前后两部分,各自产生一个独立的旋转磁场,通过控制板可分别或同时使用这两个磁场。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退磁场的线圈接线示意图。线圈3是集中绕组,每相对的两个线圈3构成一相绕组,采用异极性反串法连接,共有三相绕组。A、B、C是每相绕组的首端,X、Y、Z是每相绕组的末端,三相绕组作星形连接,其电源为三相交流电。采用这种结构的退磁器,机件只要在0.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单个或批量通过退磁空间,剩磁便可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宝昌,未经潘宝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