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体外反搏救护车无效
申请号: | 86206892 | 申请日: | 198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89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03 |
发明(设计)人: | 尤德风;胡克庭;霍銮铿;于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州医疗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苏州服务部 | 代理人: | 王勇南 |
地址: | 江苏省沙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救护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护车的救护装置的改进。
经初步检索,1973年美国心血管杂志(The Amcrie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32(10):656-661.1973)报道的体外反搏装置,因采用的高压气源等技术问题,未能提供临床应用;国内一般使用的序贯式体外反搏装置和中山医学院1985年4月1日申请的中国专利ZL85200905微机化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都作为医院内的体外反搏理疗室中的不可移动的理疗器械,只能供病人就诊治疗,而不能供病人就地治疗,有时还会贻误心肌梗塞病人的抢救时间,影响了体外反搏装置的使用领域和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装置的缺点,把体外反搏装置安装在救护车上,使它既具备普通救护的功能,还可以对一些急性病人在途中或现场进行体外反搏治疗、抢救病人;另外,对一些转院病人也能途中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对一些行动不便、又难于住院就诊的病人就能在家门口流动治疗,方便病人、即使在远离电网的地方也能使用该车的体外反搏装置治疗疾病。
体外反搏救护车把救护、体外反搏急救、体外反搏流动治疗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救护车的功能,又扩大了体外反搏治疗的领域,特别是能够及时地为某些急性病人提供抢救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用附图说明:
图1、体外反搏救护车剖视图
图2、发动机曲轴前端动力传递到空气压缩机上的装置
图1的体外反搏救护车由救护车和体外反搏装置组成。
体外反搏装置由固定在车架上的空气压缩机(1)、贮器罐(2)、配气箱(3)和固定在车厢地板上的反搏床(4)、用弹性件固定在救护箱(7)上的反搏仪(5)、反搏床(4)上面的气囊袋(6)组成,其特征在于反搏装置固定在救护车的车架和车箱地板上,两者构成一个整体。
救护床(4)的特征是由两张带翻转机构(8)的双人座椅组合而成,床和座椅可以互用,提高了实用性。
救护箱(7)固定在车厢地板上,箱内装有常规救护器械、药品及吸痰器等,供普通救护时用。
反搏仪(5)的电源是由两只蓄电瓶供给,蓄电瓶可以通过汽车发电机直接充电,或由另设的交流充电器就地充电,蓄电并放置在固定车架上的电并箱内。
图2的传动装置固定在车架上,动力的传递由套在发动机曲轴前端的轴套(1)、万向联轴节(2)、联轴器(3)、传动轴(4)传给离合器(5);通过离合器的啮合传给中间轴(6)、无级变速器主动轮(7),由三角胶带(8)带动无级变速器被动轮(9),被动轮(9)内的花键轴(10)〔即空气压缩机主轴〕获得了动力,离合器(5)的操纵机构设置在驾驶室工作台上,无级变速器的控制机构(11)与发动机油门控制机构联动,这样无级变速器的速比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了空气压缩机获得相对恒定的转速。
发动机曲轴前端动力传递到空气压缩机上的装置由图2给定,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机的动力,直接来自发动机曲轴前端。
体外反搏救护车,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体外反搏抢救,以及使患者脱离心源性和外伤性休克有明显疗效;用于治疗冠心病、脑缺血性疾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等)、视网膜缺血性疾病(栓塞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有肯定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州医疗仪器厂,未经江苏省沙州医疗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