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粗粒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7113 | 申请日: | 198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113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凡清;李俊文;姚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C02F1/4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学斌,初广军 |
地址: |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用于流体中内聚力较大分散物质的粗粒化装置。
在该领域已知的用纤维状物作为粗粒化材料的粗粒化装置,是在一多孔板上堆集一定的纤维状物或在一多孔管外壁上缠绕一定厚度层的纤维状物,当一定流速的含有分散物质的流体通过多孔板或注入多孔管管内后,流体通过纤维状物层,分散物质被截留在纤维状物上并在通过纤维厚度层过程中聚结为比原来大的颗粒,达到分散物质的粗粒化目的,便于分离。这种将纤维状物堆集或缠绕为一定厚度层的粗粒化装置,工作时容易被分散物质污堵,尽管为了减轻污堵现象可设置前置过滤器,但还不能彻底解决污堵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粗粒化装置,解决采用纤维状物作为粗粒化材料的粗粒化装置的污堵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完成上述任务的,用于流体中内聚力较大分散物质的粗粒化装置,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多孔板或多孔管以及具有粗粒化材料纤维状物,其特征是,粗粒化材料纤维物为长纤维束或网状布为基底的长毛纤维布且只将长纤维束或网状纤维布上的长毛纤维的一端固定在被分离流体入口处设置的多孔板或多孔管上,而另一端为自由端或网结柔性联接,使工作时的纤维顺着流体的流动方向处于松散有序状态。
粗粒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含有内聚力较大分散物质的流体以一定流速流经粗粒化装置的多孔板或多孔管以及只一端固定在多孔板或多孔管上而另一端为自由端的靠流体流动推力和浮力呈松散有序状态的粗粒化材料长纤维束或网状纤维布上的长毛纤维时,流体畅流而过,脱离粗粒化装置,由于所选用的纤维材料对分散物质具有亲和性,且具有一定密度,所以分散物质被纤维物所截留,因所述分散物质具有较大内聚力,故随着含小颗粒的分散物质的流体不断的注入,使纤维物截留的分散物质的颗粒直径逐渐聚结增大,并在流体压差及比重差的作用下,顺着长度至少为50毫米以上的纤维上移动,当颗粒直径增长成一定大时,在流体的推动力作用下,使直径比原来大得多的分散物质颗粒脱离纤维物,完成粗粒化过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粗粒化装置较公知技术的优点在于,作为粗粒化材料的长纤维束或网状纤维布上的长毛纤维由于是一端固定使工作时纤维顺着流体流动方向呈松散有序状态,通流阻力小,不易污堵由于是长纤维束或长毛纤维布其表面积增大且由密渐疏分布,有利于分散物质的截留、生长、脱离过程,其工作原理更加接近实际粗粒化过程要求,较好的解决了即要截留、有较长的聚结生长过程,又要使大的分散物质颗粒顺利脱离纤维物而不产污堵这一矛盾问题。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易于运行维修管理、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用于分离设备时还可省掉前置过滤器。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用长纤维束作为粗粒化材料的粗粒化装置所构成的分离设备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用长毛纤维布作为粗粒化材料的粗粒化装置所构成的分离设备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用长纤维束作为粗粒化材料的粗粒化装置所构成的分离设备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中Ⅰ是长纤维束粗粒化装置,包括1圆台状外壳2长纤维束、3多孔板、4小孔、5管状封头、6待处理流体入口23粗粒化室,Ⅱ是长毛纤维布粗粒化装置,包括7筒状外壳、8长毛纤维布,9多孔管、10小孔、11端盖、12待处理流体入口、24粗粒化室、分离设备构成的另部件有:13设备壳体、14内隔筒、15挡板、16处理后流体出口、17分散物质出口、18排污口、19分离室、20处理后流体收集室、21分散物质收集室、22粗粒化后大颗粒分散物质、25缝隙、Ⅲ具有筒状外壳的长纤维束粗粒化装置、26筒状外壳。图4为纤维束或纤维布网结柔性联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学院,未经东北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