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碳棒的制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7121 | 申请日: | 198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12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声 |
主分类号: | H01M4/00 | 分类号: | H01M4/00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学信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棒 制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制造电池炭棒的装置,尤其适用于低、高软化点沥青作为主要原料的炭棒制造装置。
目前,国内生产各种规格的炭棒工厂,其工艺过程是先将主要原料石墨和沥青分别用蒸汽和燃煤加热,加热的石墨与熔化的沥青在混合锅内进行搅拌混合,然后送到注射机内成型。经人工调直、冷却后送往焙烧窑。在此过程中主要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因为此工艺过程中主要是流动污染源和非组织排放源。例如:运输过程中的沥青烟、混合后的物料烟,石墨粉尘和研磨炭棒粉尘等。污染十分严重,治理也相当困难。直接危害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由于物料混合不均匀,废品率高达40%。在国外,例如日本东京都郊区第一炭晶棒株式会社以及其它日本厂家,其生产工艺与上述基本一致,只有局部有所改进。例如:用煤气加热石墨和沥青,在混合锅上加通风罩,用皮带输送物料,用低软化点(软化点为40℃)的沥青,有害气体逸出量少,降低环境污染。但仍没有彻底解决环境污染和减轻劳动强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炭棒制造装置,适用于低、高软化点的沥青。它具有解决环境污染、自动化、连续生产炭棒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的几个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形式是由一台成型机、一台沥青定量机和一台石墨定量机。石墨定量机将石墨加热、定量、强制输送到成型机内。沥青定量机将沥青加热、定量、强制输送到成型机内。两种物料在成型机内进行混合搅拌,用电热器加热,使物料中的有害气体和水份由排气口排出,引至室外进行集中处理。物料继续向前输送,经过挤压定量最后送到研磨机头,在机内造成高压,炭棒被挤压成型。挤出的炭棒经带刀的轮子按你所需要的长度切断,炭棒马上进到带有喇叭口的整形导管内,在管内调直初冷最后送到冷却池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一台成型机和两台定量机构成一套机组,从供料加热到混合物料最后产品挤压成型,全在机内和管道内实现的。因此本装置实现了管道化、自动化、连续化地生产;工艺过程紧凑;有效地解决环境的污染;物料混合均匀,产品的成品率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两台定量机和一台成型机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图2为成型机研磨机头构造图。
图3为成型机的炭棒切割构造图。
参照图1,石墨经料斗〔1〕进入石墨定量机〔2〕的螺杆〔7〕。由于工艺要求在机器内完成吃料、挤压、定量强制输送。因此,将螺杆〔7〕加工成等距等深螺纹的吃料段,等距不等深的压缩段和等距等深的定量段。石墨由吃料段经压缩段最后由定量段挤出。为了使石墨具有一定的温度便于与热沥青在成型机内混合,该机采用蒸汽加热,蒸汽通过进口〔3〕进入加热套〔5〕与机筒〔6〕之间的空膛内,冷却水由出水咀〔4〕排出。机筒〔6〕与机头〔9〕依靠法蓝〔8〕联结,被加热的石墨从出口〔10〕定量强制输送到成型机入口〔24〕。改变传动部分〔11〕的转速,可以得到任意的输送量。
沥青经熔化锅熔化后通过料斗〔13〕,进入沥青定量机〔12〕,(沥青定量机与石墨定量机的结构相同,只是大小有些区别)。蒸汽由〔14〕输入,冷凝水由〔15〕排出,〔16〕为蒸汽加套,〔17〕为机筒,〔18〕为螺杆,〔19〕为联接法篮,〔20〕为机头,被加热定量的沥青从出口咀〔21〕强制输送到成型机的入口〔25〕。改变传动部分〔22〕的转速可以任意调节沥青输送量。
成型机〔23〕主要由螺杆〔27〕、第一段机筒〔28〕、第二段机筒〔32〕、电加热器〔29〕以及研磨机头〔36〕构成。根据工艺要求,在成型机内完成物料的混合、加热、排气和挤压成型。因此螺杆与机筒相应分成几个功能段。
1.吃料段。螺杆为等距等深螺纹,相应的机筒部分在轴向开了沟槽,以增加机筒的摩擦力。
2.压缩段。螺杆为等距不等深的螺纹。同样在机筒相应位置上开沟槽。
3.第一定量段。螺杆为等距等深螺纹。石墨从〔24〕输入,由吃料段经压缩段然后通过第一定量段输送到混合段内。
4.混合段。由φ3~φ15的销钉嵌入在螺杆上,第一定量段输送的石墨和由〔25〕进料口进入的热沥青相遇,并进行搅拌混合,物料继续前进,最后遇到一个反向螺纹,再次进行混合。
4.蒸发段。在此段物料中的水份和有害气体在排气口〔31〕排出,引至室外处理。此段螺杆与机筒同吃料段。
6.压缩段。与前面第一压缩段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声,未经王振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蚊香盒
- 下一篇:共轭式旋转磁场退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