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挤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86207241 | 申请日: | 198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24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0 |
发明(设计)人: | 崔苔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苔若 |
主分类号: | B30B11/00 | 分类号: | B30B11/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李建庄 |
地址: |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蜂窝煤 成型 | ||
挤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属于机械类,用于蜂窝煤的连续加工成型。
目前所使用的蜂窝煤成形机大都是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加工工艺为冲压成形,冲针与冲头连成一体。这种结构和加工工艺使得冲头的冲程很长,并且在从进料到成形蜂窝煤输送之间的一系列加工过程中伺服机构繁多,如搅拌进料、马氏机构拨转、冲头清扫、吊瓦输送等都设有分立机构,因而导致了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由于受到周期性冲击力,因此噪音很大,受力部件常常损坏。而且当煤料中混入硬杂物时,冲针也很容易被顶弯或以其它形式损坏。此外,马氏机构的磨擦定位加工工艺复杂,不易表面热处理,所以磨损很快,使用寿命较短。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是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加工工艺性好,使用寿命长,工作噪音小,可靠性高的新型挤压式蜂窝煤成形机。
解决任务的方法是:采用分立的挤压模头(14)和孔针(6),挤压模头和孔针的往复运动通过凸轮挺杆机构来实现,孔针从模筒(7)的下部进入模筒;马氏机构采用轴承(29)定位;清模头扫刷(15)固定在工作转盘(28)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挤压式蜂窝煤成形机,结构简单、紧凑,与曲柄连杆结构的蜂窝煤成形机相比较,原材料消耗减少40%,制造成本降低35%,加工效率可提高10%,工作噪音小,受力的运动部件和孔针不受冲击力,因此,不易损坏,可靠性高。马氏机构采用轴承定位,加工工艺性好,定位可靠,将滑动磨擦改为滚动磨擦,不易磨损,维修方便。而且由于模头与孔针分立,在加工中没有回屑煤,减少了蜂窝煤成形机的回屑煤处理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挤压式蜂窝煤成形机的结构示意图,表示模筒中已装满煤料,孔针即将向上运动,模头即将向下运动的位置。
图2是图1的局部后视图,即表示马氏机构、进料和输送组合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 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挤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有机架(1),主传动齿轮(2)、(3)、(4),凸轮轴(5)、孔针(6)、模筒(7)、凸轮(11)、挺杆(12)、弹簧(13),模头(14)组成的挤压成形机构,凸轮(8)、挺杆(9)、弹簧(10)等组成的孔针升降机构,清模头扫刷(15),凸轮(16)、挺杆(17)、弹簧(18)、出模头(19)组成的落料机构,进料搅刀(21)、搅拌辊(22)、转轴(24)、输送带辊(25)组成的进料和输送伺服机构,以及拨转盘(23)、拨爪(26)、转盘(27)组成的马氏机构等。凸轮(8)、(11)、(16)安装在凸轮轴(5)上,分别用来控制制孔针升降,挤压成形和落料。在凸轮和挺杆接触部位装有滚动轴承(20),以减少相对磨擦,延长使用寿命。弹簧(10)、(13)、(18)的作用是保证挺杆始终沿着凸轮的外廓曲线作往复直线运动。用皮带或其它耐磨软材料制成的清模头扫刷(15),均匀分布在马氏机构的上部工作转盘(28)上,不需单独另设运动扫刷机构。孔针设置在模筒下部,并由底模板(30)导向进入模筒。若煤料中混有硬杂物时,在挤压过程中,孔针受力后就会借助于弹簧(10)的压缩而退出模筒,因此不致损坏孔针。马氏机构采用滚动轴承(29)定位。进料输送伺服机构中 进料的拨刀(21)、搅拌辊(22)、和拨转盘(23)固定在同一转轴(24)上。输送带辊(25)与主传动齿轮(2)同轴(31),并通过传动齿轮(32)、(33)将动力传给转轴(24)。
工作时,由主传动齿轮(2)和(4)分别驱动凸轮轴(5)和轴(31) 。凸轮轴等速迥转,在凸轮(8),挺杆(9)和弹簧(10)的作用下,孔针(6)向上运动由底模板导向进入装满煤料的模筒,模头(14)在凸轮(11)和挺杆(12)的作用下进入模筒并挤压成形。凸轮(16)和挺杆(17)也推动出模头(19)向下运动使前一工位已成形的蜂窝煤从模筒中落到由输送带辊(25)带动的输送带上。凸轮轴继续旋转,当模头(14)、出模头(19)由凸轮(11)和(16)控制越过下死点后,又分别在弹簧(13)、(18)和挺杆(12)、(17)的带动下退出模筒,同时,凸轮(8)推动挺杆(10)向下运动,使得孔针退出模筒。然后马氏机构的转盘(27)在拨爪(26)的作用下转位并由滚动轴承(29)定位。煤料通过料斗底部的进料口(34)进入空模筒中,这样周而复始,就可以实现蜂窝煤的连续加工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苔若,未经崔苔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多用途搬手管钳
- 下一篇:振动机自动给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