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广场浪船无效
申请号: | 86207300 | 申请日: | 1986-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30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兴龙 |
主分类号: | A63G13/06 | 分类号: | A63G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场 浪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马类摇摆运动娱乐器具。
儿童木马只能摇摆,不能行走。中国专利局公开号85107400,名称为《广场浪船》的发明虽能摇摆、行走,但是摆动体两端需带有杆件,並且只有当摆动进行到端部时杆件才能对地施力,这样驾行者必须掌握施力的时机,这使得驾行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广场浪船这一运动娱乐器具,使之结构简单,驾行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把普通摇椅的接地摆动的园弧形的脚称作摆动框架。两个如同摇椅的摆动框架(这摆动框架的长度与宽度相差不多,即摆动的弧长与两条摆动弧之间的距离近似相等),每个摆动框架设一根轴,这轴与摆动框架的摆动面垂直(参看图1图2)。把这样的两个摆动框架装在载人架上,使之该两摆动框架能各自绕自己的轴转动,并且两摆动框架在转动到某一合适位置时能共同组成一园滑的摆动面。用传动装置把两摆动框架相连,当一个摆动框架转动时,另一个摆动框架也转动相等的角度(转动的方相可设计成相同或相反)。两摆动框架之间应有间隙(参看图1A所指处)使转动不发生干涉。
架行者坐在载人架上,载人架设有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与一个摆动框架的轴固结,当驾行者转动该转动手柄时,能使该摆动框架相对于载人架转动,通过传动装置另一个摆动框架也转动。
该广场浪船的摆动可如同普通木马:当两摆动框架处在合适位置,形成一个园滑的摆动面时就可如同普通木马进行摇摆。
该广场浪船的行走有多种方法,一种速度较快的行走方式是:在摆摇中,每摆动一次,载人架的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变换180度。具体的过程是:1.两摆动框架转到合适位置,形成一个摆动面;2、驾行者摆动该广场浪船,使摆动幅度增大;3、当摆动使重量移在一只摆动框架上,并且还未达到最大摆幅时,转动转动手柄载人架转动180度(过程2、3,还可以用另外的过程替代:使摆动在一只摆动框架上进行,较轻松地转动转动手柄,使载人架改变180度方向);4、这时两摆动框架又处在一合适位置组成一共同的摆动面,又可继续进行以上的过程。这一行走过程,设计时应予满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使儿童木马能在地面上随意行走,并且制造成本低,驾行趣味性强都胜过中国专利局申请号85107400所述的广场浪船。
以下对照附图说明实施例。
图1是广场浪船的主视图(示意),前摆动框架1、后摆动框架6、结构如图2所示(图2是前摆动框架1的三视图,转动轴7处断开),由接地弧杆12、支持筋条13、绳索导盘11、绳索绕盘10、转动轴7组成。前摆动框架1的转动轴7较长,装有转动手柄2。当两摆动框架1、6处在图1所示位置,组成一园滑摆动面时,转动手柄2的方向最好与图面垂直。载人架3设有坐垫4、搁脚板5、绳索导轮8。前后摆动框架1、6的转动轴7分别装在载人架3的前后轴孔中。前后摆动框架1、6的传动采用绳索传动。传动示意图见图3。绳索9与绳索绕盘10设有固定点C、D,这两固定点之间的绳索绕转如图3所示。这样设计的绳索传动的好处在于:1、两摆动框架成反向转动;2、传动力矩大,不会打滑;3、传动转角大于180度。
相对于图1的简化俯视图如图4所示。为使初学的驾行者在驾行时有安全感,可在F箭头所指处设万向轮,万向轮与载人架3相连。同样还可在E、F′所指处设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兴龙,未经赵兴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翻转结构
- 下一篇:薄壁流压垫及其移楼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