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热电偶冷端补偿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7306 | 申请日: | 1986-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3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山 |
主分类号: | G01K7/12 | 分类号: | G01K7/12;G01K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偶 补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校正装置的热电偶冷端补偿器(简称补偿器)。
与一般热电偶冷端补偿器不同,本产品的特点在于在图1中除了用桥臂正温度系数(常用铜材料)热敏电阻R4作冷端补偿主测温元件外,还有另一阻值也能随冷端温度而变的桥臂电阻作为冷端辅测温元件,使冷端温度一输出电压讯号关系与要求的一致,减小了一般冷端补偿器这一关系与要求的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通过在电路中确定不同的辅测温元件及其特性,可决定补偿器端(2)、(3)间输出讯号按下述述两种规律之一随冷端温度而变化:
1.与热电偶同一温度范围内的温度一热电动势曲线一致,称为“曲线式”;
2.输出讯号值随冷端温度而直线变化,称为“直线式”。
用于微机测、控温,曲线式输出,在用查表程序校正非线性时,可使补偿器与热电偶用同一数表。直线式输出,只需将补偿器输出乘一系数即换算成冷端温度。都有简化微机工作的效果。
用于普通模拟式仪表,当将补偿器输出讯号与热电偶输出讯号相加作为仪表输入讯号时,当补偿器为直线式输出,将此直线斜率校准为与热电偶温度-热电动势曲线指定点(如欲测温度点)的斜率相同。补偿器上述应用的测量误差将小于一般冷端补偿器的。
为了减小补偿器外接电路阻值变化引起的误差,在端(2)、(3)之间还有一个由可变电阻R5、开关K组成的外接阻值适配调节电路。当外接电路引起的误差可不计时,就不用电阻R5及开关K。
图1中(1)为直流稳压电源。电阻R0也可取零值。
辅测温元件可以用桥臂中除电阻R4外的任一个:用电阻R2或R3时,其阻值应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电阻R1其阻值应能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作为辅测温元件,用图2a的电阻器组取代电阻R2或R3,R2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补偿器基准温度,端(4)、(5)间等效电阻值等于图1中电阻R2值或R3值。
采用图2a电路的优点是其中热敏电阻R2t与主测温电阻R4有一个公共接点。可由计算先选出热敏电阻R2t适合的电阻温度系数B1值R2t阻值及初步的电阻R20值。若用电阻温度系数不小于R1的热敏电阻应按照实测热敏电阻数点(一般取上、下限及中间三个温度)阻值,以端(2)、(3)间输出误差在给定值内为条件计算R21和R20的值。可用电算机决定电阻R21和R20的最佳值。
作为辅测温元件,用图2b的电阻器组取代电阻R1。R1t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补偿器基准温度,端(6)、(7)间等效电阻值等于图1中电阻R2值。
采用图2b的电路,优点是作辅助测温电阻的R1t可用线性热敏电阻(如铜电阻),且选元件值时计算简单。热敏电阻R1t及电阻R10阻值,按冷端温度变化时,端(2)、(3)间输出误差在给定值内的条件计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山,未经李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