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艺术象棋无效
申请号: | 86207695 | 申请日: | 198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695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庚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阎铎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艺术 象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棋类及其包装物,尤其涉及象棋的艺术棋子,一种可代替包装物,能固定棋子的棋盘。
公知的中国象棋为三十二个饼型棋子,以汉字或中国象棋的标准图形标示双方的七种角色。由于长期传统的汉字标示的角色如“相”与“象”棋步相同,解释不确切、不合理;又如“帅”和“将”、“兵”和“卒”、“砲”和“炮”,含意相同,却多种名称,多种写法,给中国象棋向外扩散造成人为的障碍,给国际间棋艺交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历史上曾有人对中国象棋的图形化做过尝试,早在清末民初,丹麦人葛麟瑞任粤海关税务司,爱好中国象棋,并在国外传播中国象棋,其著有《象棋诀着谱》、《象棋七星聚会》用英文译成,均有中国象棋图形,但其图形有失我国民族特色。据《象棋谱大全》中华书局印行的卷四《弈话》第18~21页记载:(摘要)《该处所用棋盘,与我国无异,所置棋子,我国用车、马、炮、将、士、相、卒诸字,彼则全不相同,“将”字用莲花帽形,“马”用马头形,“砲”用砲台形,“车”用铁甲车形,“士”用卫士帽形,“相”用徽章形,中加一“十”字,“卒”用一小兵形》。
一九八一年在曼谷亚洲象棋联合会曾研究过由国外设计的一套中国象棋图形棋子(图4),国内外都有异议,同样缺乏我国民族特色。
为此,经本发明者多次建议,并直接参加了推广中国象棋座谈会和图形化棋子的设计工作。由中国象棋协会提出,并于一九八四年亚洲象棋联合会照予通过了中国象棋图形化棋子(见图5)。
但目前国内仍保持着那种落后的棋具生产方式,棋手们仍使用那种不科学的多种汉字多种解释,甚至导致误解传播于国外的汉字棋子。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充分开发中国传统象棋棋子的第二个平面,强化中国象棋的功能和艺术欣赏性,也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造型现代的棋盘,既是棋子的紧固装置,又是棋类的包装物。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根据中国象棋传统的饼形、鼓形等扁形棋子有两个平面的特点,在棋子的汉字或标准图案的另一面,用现代的工艺手段对丰富多彩的图形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并对七个阿拉伯数字给予定义:1-将,2-士,3-象,4-马,5-车,6-炮,7-卒(除用阿拉伯数字的表示註角下标外,也可用图形代符号的数值隐含,喻示,谐音等方法)。在装饰这七个数字可采用名人书法、民间工艺、吉祥图案、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绘画、照片、戏剧、脸谱、舞蹈、乐器、名胜古迹、各地风光、建筑雕塑、陶瓷文物等。用这七个数字和各种丰富多彩的图形,按象棋的排列方法和走步,成为带有民族特色的新的艺术象棋:《夺魁棋》,夺得第一者胜(1为将),这就提高了象棋的功能,丰富了娱乐兴趣。
这七个数字是按象棋排列顺序编排的,初学者可以对照号码摆好棋子,同时有利于推广国际化的记录方法,例如:
以“/”代表“进”
以“\”代表“退”
以“-”代表“平”
以“<”代表“前”
以“>”代表“后”
就可以运用这些代号和阿拉伯数字写好中国象棋的记录,如:
原记录法:
炮二平五 马8进7
马二进三 车9平8
马八进七 炮2退1
用阿拉伯数字加符号速记:
62-5 48/7
42/3 59-8
48/7 62\1
原记录法“炮二平五”要用二十笔划,而改革后的国际化记录法只用了五笔。
本实用新型的棋盘,同时也是棋子的包装物,在棋盘上设有紧固棋子的装置。棋盘合拢时棋子不串动。包装棋子的棋盘的外壳,用民族工艺图案装璜。
本实用新型的棋盘和棋子,采用材料各异,在彩色上利用色相。灰度对比的方法,使棋盘底色对棋子起很好衬托作用,给人以清晰悦目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副棋子,可以两面使用,既是棋具,又是美术工艺品,使传统的中国象棋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变成可以进行各种趣味的游戏,直接根据各方面的需要,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棋盘和棋子的外观设计,使这一古老的民族文艺不断推陈出新。也在于它解决了汉字难认以及记录方法难学的矛盾。只用一个阿拉伯数字代表象棋中的一个棋子,(而表示该数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国都方便于译成本国文字,有利于推广国际化的记录方法,使中国象棋可以通行于世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下列附图加以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庚,未经徐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剪
- 下一篇:多位置控制电动手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