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接触线,轨道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86207824 | 申请日: | 198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82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0 |
发明(设计)人: | 那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那成新 |
主分类号: | E01B35/02 | 分类号: | E01B3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工程部南京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耀先 |
地址: | 甘肃省天水***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轨道 测量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测量用的光学器械,特别适用于测量铁路电力机车接触线及铁路轨道。
电力机车接触线是指给电力机车输送电力并与电力机车受电弓接触且作相对滑动的外部输电线。为保证给电力机车正常供电,要求接触线与铁道两条道轨上平面所成的平面之间的高度在5.5米至6.4米之间,同时要求接触线任意相邻两悬挂点在道轨上平面的垂足分布于两轨之距中点两侧,距中点0.27米至0.45米之间(简称拉出值)。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要求经常测量轨距、弯道处的曲率半径、两轨的高差、直道的直线度及坡度等。
目前测量电力机车接触线采用挂杆测量法,即用定长的挂杆钩在接触线悬挂点处,杆的下端系有重垂线,在两道轨上平面拉直卷尺且与重垂线相交,则杆下端至卷尺的距离与挂杆长度之和即为接触线悬挂点的高度。根据重垂线与卷尺的交点,可算出悬挂点的拉出值。当前在轨道维修中,测量道轨的直线度用拉线法,即在直道处拉直卷尺,观察道轨与卷尺贴合的程度,量出偏差,有时也用目测。对道轨上平面在垂直方向的跳动还没有很好的测量方法。测弯道处曲率半径的方法,是用一条定长的绳子,拉直置于需测曲率半径的弯道处作为园弧的弦线,量出弦与弧之间的最大距离f,再计算出曲率半径R。轨距、弯道处两轨高差等均采用轨道尺进行测量。上述测量方法存在着费工、费时、不安全、测量精度低、测量工作受气候条件限制等弊端。
为克服现有测量方法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测量器械——接触线、轨道测量仪(如图一、图二所示),它主要由光学仪器(1)和机械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由溜板组件(2)、滑枕组件(3)、动轮位移指示尺(4)、动轮组件(5)、扳杆组件(6)、定轮组件(7)、动轮位移指示针(8)、动轮轴(9)、标尺(10)组成。
光学仪器(1)安装在溜板组件(2)上,它备有目标照射装置,作为接触线测量用的光学仪器,其原理与平板仪光学原理相同,但要取消平板仪的水准系统和分划板的测距丝,使光路折返,以便俯视时能观测上方目标。作轨道数据测量用时,光学仪器采用经纬仪。光学仪器(1)和溜板组件(2)的组合方法能保证安装精度高而且又便于装卸。溜板组件(2)上配置有能使光学仪器(1)微动和固定的装置,溜板组件(2)能沿有刻度的滑枕组件(3)滑动,滑枕的刻度中间为零,两边对称、滑枕组件(3)由滑枕和支撑件横枕用连接件组合而成,滑枕由硬度较高且耐磨的金属材料制成,横枕由轻金属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制作。连接件既能保证滑枕和横枕之间可靠地连接,又能消除因温度变化时材料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纵向变形,动轮组件(5)有一个转动轮,轮上有动轮轴(9),在扳杆组件(6)的操纵下,动轮可沿轴向移位。使动轮和定轮的台阶面压贴于钢轨的内侧面,使仪器在轨道上定位。定轮组件(7)有两个转动轮,可保证滑枕组件(3)垂直于道轨,使测量的数值更准确。动轮组件(5)和定轮组件(7)的转动轮的表面,包敷有绝缘且耐磨的材料,可确保测量仪器与轨道绝缘并可使测量仪器在运行中减震。动轮轴(9)上装有轮轴位移指示针(8),轮轴沿轴向的位移量由轮轴位移指示针(8)在动轮位移指示尺(4)上示出。标尺(10)用以测量两钢轨的横向高差。
按我国目前铁路维护组织形式,接触线与轨道的维护由两个单位分工负责,互不联系。为了工作需要和简化测量仪的结构,我们将接触线、轨道测量仪做成两种形式,图1所示为接触线测量仪。
将图1所示的接触线测量仪中滑枕组件(3)中的横枕和滑枕两端加长至能使光学仪器随溜板组件(2)滑动到两条钢轨的正上方;光学仪器使用经纬仪,并加装标尺(10)其余构件不作任何变动,则成为图2所示的轨道测量仪。
附图介绍:
图1接触线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1)光学系统、(2)溜板组件、(3)滑枕组件、(4)动轮位移指示尺、(5)动轮组件、(6)扳杆组件、(7)定轮组件、(8)动轮位移指示针、(9)动轮轴。
A:两条钢轨上平面所成的平面;
B:通过光学仪器转动中心且与A平面平行的平面;
C:被测物体;
H′:C至B平面的距离;
H:C至A平面的距离;
D:滑枕零刻度点在B平面上的垂足;
E:C在B平面上的垂足;
F:光学仪器的转动中心;
S′:D、E之间的距离;
S″:F、E之间的距离;
S″′:动轮的位移。
图2为轨道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那成新,未经那成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