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型制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7839 | 申请日: | 198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83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城 |
主分类号: | C25B1/02 | 分类号: | C25B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法律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佩兰,龙光英 |
地址: | 吉林省通化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氧气的电解生产装置
氧气有着广泛的用途,尤其在医药卫生部门,它是抢救病人的重要物资之一。目前,工业上传统采用的制氧方法是空气深冷分离工艺,这种工艺所需要的设备比较复杂,氧气瓶的运输也比较麻烦,虽然对于工业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来说是适用的,但是对于工业条件差的边远地区,就有一定困难,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解水制氧工艺、结构简单又有工业适用性的制氧装置,来满足那些缺乏工业供氧设施和使用氧气瓶不方便地区的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即:由电解槽组〔3〕、电解液输送设备、气体压力控制阀〔4〕和气体过滤器〔5〕组成。其中电解槽组的结构是:每个电解槽包括电解室〔12〕、电解室〔12〕下部装有隔膜〔13〕、在电解室〔1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氧气出口〔6〕、氢气出口〔8〕、冷却水出口〔7〕、冷却水进口〔9〕、电解液入口〔10〕、电解室两侧装有电极〔11〕、电解室〔12〕与电极〔11〕间垫有密封垫〔14〕,电解槽之间的电极以串联形式连接,整个电解槽组以夹板〔18〕、螺栓〔16〕紧固,夹板与电极以及电极之间垫有供通冷却水用的胶垫〔15〕。电解液输液设备是由单向泵〔1〕和单向阀〔2〕组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操作稳定、维修方便,所得氧气质量比较好,纯度可达99%以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制氧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2:电解槽组纵向视图
图3:电解室正视图、局部剖视图
图4:电解室侧视图
图5:胶垫正视图
图6:气体压力控制阀正视图
图7:气体过滤器正视图
图8:单向泵和单向阀的正视图
图1中,〔1〕是单向泵、〔2〕单向阀、〔3〕电解槽组、〔4〕气体压力控制阀、〔5〕气体过滤器。借助单向泵〔1〕的作用,电解液通过连接管道〔37〕吸入泵内,再经单向阀〔2〕进入电解槽组〔3〕内,〔52〕〔53〕分别是氧气、氢气的输出管道,〔54〕〔55〕分别是冷却电极用的冷却水进、出管道。
图2中,〔12〕是电解室、〔12〕的下部装有隔膜〔13〕,隔膜用耐碱材料如石棉做成,电解室最好用有机玻璃或透明无毒塑料,它可以和石棉隔膜一次注塑成型。电解室两侧装有电极〔11〕,每个电解槽可用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电极用耐腐蚀材料做成,最好用不锈钢,用密封垫〔14〕将电解室〔12〕和电极〔11〕进行密封,各个电解槽之间的电极可用螺钉〔17〕以串联方式相连接,用夹板〔18〕、螺栓〔16〕来紧固整个电解槽组。
在夹板〔18〕与电极〔11〕以及电极之间垫有胶垫〔15〕,冷却水在胶垫内流动,以达到冷却电极的目的。
在夹板〔18〕、电极〔11〕、胶垫〔15〕以及电解室〔1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有通口(见图3、图4、图5)即:氧气出口〔6〕、氢气出口〔8〕、冷却水出口〔7〕、冷却水进口〔9〕、电解液入口〔10〕,当电解室中电解液液位〔20〕到达要求后,接通电源,在阳极上便产生氧气、阴极上产生氢气。在夹板〔18〕上的五个通口都套有螺纹,用于同外界管道连接,冷却电极用的冷却水就是从进水管〔54〕接到胶垫〔15〕内,再经排水口〔7〕、排水管〔55〕排出。
电解用电源可用整流调压电源,电压可从0伏调到50伏,也可用蓄电池供电。电解槽组的使用电压在45伏到50伏之间,根据产氧量多少可适当调节电压高低以及电解槽组中电解槽的数目,例如从几个到二十多个,随着产氧量增加,功率总消耗也随之增加。
一般用大约10%浓度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如果不加入碱性氢氧化物,直接用水电解,也可以得到氧气,但必须改变电极之间的接线。
电解出来的氧气和氢气分别通到气体压力控制阀的氧气接口〔25〕和氢气接口〔30〕(参见图6),图6中〔23〕是平衡膜,可用橡胶做成,〔24〕是喷嘴,根据氧气、氢气的压力自动调节喷嘴〔24〕与膜〔23〕的间隙,以控制出口气体的压力,〔26〕〔29〕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出口,〔27〕〔28〕是聚集的废液排出口。〔21〕是气体压力控制阀的阀体,可以采用二部分拼成,用螺栓〔22〕连接,这种结构有利于更换另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城,未经张树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