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复虹吸管无效
申请号: | 86207851 | 申请日: | 198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85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治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治信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F04F10/00 |
代理公司: | 国家气象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育仲,姜林 |
地址: | 北京市西郊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管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虹吸式雨量计上使用的虹吸管。
传统的虹吸式雨量计上采用单虹吸管,它由大虹吸管、虹吸下落管构成。这类单虹吸管在大雨时容易造成提前虹吸,中、小雨时有溢流而不虹吸以及虹吸时间过长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虹吸管,目的在于克服单虹吸管存在的上述缺点。
附图1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复虹吸管之示意图。其中:(1)是大虹吸管,(2)是分流室,(3)是集水滴头,(4)是下分流管,(5)是侧分流管,(6)是分流管汇合端口,(7)是下落收缩段,(8)是下落扩展段出水管。当出现降水时,浮子室水位徐徐上升,当水位上升到大虹吸管弯曲管虹吸点稍高一点而仍不虹吸时,管道内的水就会沿弯曲管溢流出来,汇集在集水滴头上,在集水滴头上形成水滴,滴头上的水滴正好滴落在下分流管的进水管的中央。随着水滴的滴落,小虹吸管进水管内的水柱就不断地呈跳跃式上升,当水柱上升到小虹吸管的虹吸点时,水柱再落入一滴水就会超过虹吸点,迫使小虹吸管发生虹吸。小虹吸管虹吸的水经分流管汇合端口进入下落管的收缩段,并在收缩段形成一段水柱。这段水柱把虹吸下落管封闭,同时使水柱以上各分流管内的气压减小而形成负压。这负压把大虹吸管虹吸点附近的溢流水柱立即拉下,迫使大小虹吸管进行虹吸,直至把浮子室内的水位下降到零点水位。若继续降水,就重复上面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复虹吸管因采用了分流方式,用下分流管的小虹吸管结构和下落管的收缩段结构克服了中、小雨时单虹吸管的溢流现象。提高了虹吸式雨量计的测量精度。
附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9)为胶皮套管,分流室、分流管及下落管均为玻璃材料。侧分流管的内径为7.8毫米,下分流管的进水管内径为6.8毫米,小虹吸管的内径为3.5毫米,收缩段内径为5毫米,下落管扩展部分为10毫米。附图2的标号说明与附图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治信,未经于治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