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使用于液体提升的气动多用泵无效
申请号: | 86208313 | 申请日: | 198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8313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植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植培 |
主分类号: | F04F1/00 | 分类号: | F04F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龄 |
地址: | 湖南省新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液体 提升 气动 多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压缩气体直接作用在待泵液体表面上以达到提升输送液体目的的多用泵。
现有对各种标准贮液桶,例200立升油桶,桶内液体的提升主要是采用手动式容积泵或虹吸管,但这类办法既费力,效率也低,若采用动力带动的离心泵、容积泵、齿轮泵等,虽然省力,但这类泵构造复杂、重量大、耗能多。特别是对那些粘度较大的液体的提升,以上方法均很难发挥作用,往往还必须同时对液体进行加热,这又带来了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创造一种效率较高、使用方便安全、结构简单,不需使用人力就能从贮液桶中提升包括较大粘度在内的液体的多用泵。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有一个下端带有外螺纹的圆柱形泵体,其中间固定有一根其下端可伸入贮液桶内液体中的直通输液管,输液管上端的出口处有带计量表的输出阀,泵体圆柱形的外侧面上垂直装有:输入压缩气体至贮液桶内的进气阀,监视桶内气体压力的压力表,紧急卸掉桶向气压用的卸压阀。其中压力表与进气阀处于泵体的同一侧,并通过泵体内与泵体轴线平行的同一圆形长孔与贮液桶相通。此外,压力表对面的泵体内还设有保证桶内气压不超出允许上限值用的安全装置,它由共轴线的调节螺钉、弹簧、钢球组成,它们都直接装在通向贮液桶的小长圆孔的上面,并与泵体的轴线平行,而卸压阀也正安装在与安全装置同轴线的该小长圆孔的侧面并相通。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较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2〕输液管。〔3〕进气阀,〔4〕压力表,〔5〕带计量表的输出阀,〔6〕调节螺钉,〔7〕弹簧,〔8〕钢球,〔9〕手柄,〔10〕卸压阀,〔11〕密封圈,〔12〕液体,〔13〕贮液桶。
该装置有一个其下端带有外螺纹的圆柱形泵体〔1〕,泵体〔1〕的中间固定着一根其下端可伸入贮液桶〔13〕内液体〔12〕中的直通输液管〔2〕,例如可以由多段制成,输液管〔2〕的上端出口处则设有带计量表的输出阀〔5〕。泵体〔1〕的圆柱形外侧面上还垂直装有:供输入压缩气体至贮液桶〔13〕中的进气阀〔3〕,供监视贮液桶〔13〕内气体压力大小的压力表〔4〕,供紧急卸掉贮液桶〔13〕中气压用的卸压阀〔10〕,及供将该装置旋在贮液桶〔13〕上用的手柄〔9〕。其中进气阀〔3〕与压力表〔4〕处于泵体〔1〕的同一侧,并通过泵体〔1〕内与泵体轴线平行的同一圆形长孔与贮液桶〔13〕相通。此外,压力表〔4〕对面的泵体〔1〕内还设有保证贮液桶〔13〕内气压不超出允许上限值用的安全装置,它由共轴线的调节螺钉〔6〕、弹簧〔7〕、钢球〔8〕组成,它们都直接装在通向贮液桶〔13〕的小长圆孔的上面,并与泵体〔1〕的轴线平行,而卸压阀〔10〕也正安装在与安全装置同轴线的该小长圆孔的侧面并相通。泵体〔1〕下端的外螺纹处也设有用来当该装置拧紧在贮液桶〔13〕上时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11〕。
使用时,只需用手柄〔9〕将本装置旋紧在贮液桶〔13〕上,然后从进气阀〔3〕接入压缩气体至贮液桶〔13〕内,此时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桶内液体〔12〕即可沿输液管〔2〕上升,当打开带计量表的输出阀〔5〕后,即可进行输出并自动进行输出量的计量。使用中,如贮液桶〔13〕内的气体压力超过允许的最大值,则超压气体将自动顶开钢球〔8〕并从钢球侧的小孔排至桶外,从而保证安全工作,万一安全装置失灵且从压力表〔4〕发现超压现象时,也可用关闭进气阀〔3〕,打开卸压阀〔10〕的办法紧急卸压,从而达到双重保险的作用。卸压阀〔10〕还可作为从贮液桶〔13〕上拆除本装置前除去桶内气压时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使用方便安全,密封性好,不仅适用于提升桶装易燃、易爆、有腐蚀、有毒液体,也适用于桶装大粘度液体的提升,特别是对备有气源的汽车的野外加油更显方便快捷;(2),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实现系列化、标准化易于保管;(3),能自动计量提升物;(4),制造工艺简单,主要零件可以用金属或塑料制造,成本低;(5),流道阻力小,能在较小的气压下工作,因而较其他带动力的泵类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植培,未经谢植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