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保真晶体管扩音机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8319 | 申请日: | 1986-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831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23 |
发明(设计)人: | 钟国生;陈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广播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H04R27/00 | 分类号: | H04R27/00;H01F19/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清第,刘盛利 |
地址: | 四川省资***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保真 晶体管 扩音机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频放大领域,特别适应农村有线广播远距离传输的要求,有120V或240V的定压输出。
现有的晶体管输出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底筒、初次级绕组等构成。传统的变压器绕制方法是把初级与次级绕组分开绕制,这样绕制的变压器漏感大,频率响应特性差,不能适应高保真扩音机的要求。现有技术采用初、次级绕组间绕的方法来减少漏感LS,但它的初级绕组各线包均采用串接方式,这很不适应晶体管电路大电流、低阻输出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个适应晶体管特性的高保真扩音机输出变压器,不仅漏感LS要小,而且保证整机频响宽于20HZ~20KHZ(<±0.50dB),达到国家一级机指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为减少输出变压器漏感,初、次级绕组间绕,而初级绕组各个线包采用并联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初、次级绕组间绕,初级绕组各个线包并联,次级绕组交叉排列。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有明显的优点和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第一,初级绕组各个线包采用并联形式比现有技术的串联形式更能适应晶体管放大器低输出阻抗和大电流特性。由于初级绕组各个线包并联分流作用,在相同输出电流的情况下,初级绕组采用并联形式其线包所用的铜线直径比串联形式小得多,从而就带来绕制方便、节约成本等好处;第二,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在间绕组数相同的情况下,初级绕组各个线包采用并联形式产生的漏感比串联形式要小得多。在满足相同漏感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在变化器结构上就简单得多,间绕所需组数可以减少,从而可使绕制简单,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有下列示意图:
图1为变压器电原理图:〔5、6〕为初级绕组;〔7、8〕为监听绕组;〔1、4〕为次级绕组;〔9〕为变压器铁芯。
图2为变压器绕制连接示意图:〔5、6〕为初级绕组;〔7、8〕为监听绕组;〔1、4〕为次级绕组;〔10〕为底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输出变压器铁芯采用XED32×64×80,底筒内空34×66×78(毫米)。如图1所示,初级绕组〔5、6〕由9个线包并联构成,每个线包用φ0.62mm的QZ铜线各绕100圈。次级绕组〔1、4〕由〔1、3〕、〔2、4〕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均由4个线包串联构成,共计8个线包。每个线包用φ0.62mm的QZ铜线各绕100圈。监听绕组〔7、8〕用φ0.62mmQZ铜线绕6圈。变压器绕制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先绕初级绕组一个线包,然后间绕次级绕组〔1、3〕部分一个线包。次级绕组8个线包夹在初级绕组9个线包之间,监听绕组在最外层。次级绕组〔2、4〕部分夹在〔1、3〕部分的中间。组间均用0.05毫米的0.04毫米的聚酯薄膜各一层绝缘。绕制完后真空浸漆处理并烘干。端面用环氧树酯灌封,最后装上铁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广播器材厂,未经四川广播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