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虹吸滤池自动冲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8392 | 申请日: | 198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839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襄樊棉纺织印染厂 |
主分类号: | B01D23/24 | 分类号: | B01D23/24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于德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滤池 自动 冲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性的虹吸滤池自动冲洗装置。它适合于各种形式的虹吸滤池。
近十年来,出现了各种方式的自动冲洗装置,然而它们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最早使用的水力自动冲洗装置,由于要等排水虹吸形成以后,水位下降到一定深度,进水虹吸才能破坏,停止进水,故待滤水浪费很大,而且当两格或两格以上滤池同时达到最高水位时,易发生同时冲洗的现象。后来设想的杠杆式水力自动冲洗装置,进水虹吸先破坏,排水虹池后形成。在排水虹吸形成过程中可节约一部分待滤水,但杠杆易失灵,维修较麻烦。前几年设想的附控制器的自动冲洗装置,虽然有所改进,但需要一套控制器,不仅上马困难,而且管理要求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而设想的。它的任务不仅是能节约待滤水,而且简单,投资省,管理方便。
本实用新型由执行机构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组成。执行机构主要由进水虹吸辅助管〔1〕与抽气管〔2〕、排水虹吸辅助管〔3〕与抽气管〔4〕、进水孔板三通〔5〕与排水孔板三通〔6〕、虹吸破坏阀〔7〕、电磁铁〔8〕、浮球〔9〕、连杆〔10〕、永久磁铁〔11〕、干簧开关〔12〕、虹吸破坏短管〔13〕、虹吸破坏管〔14〕、闸阀〔15〕、逆止阀〔16〕等部件组成。虹吸破坏阀〔7〕装在虹吸破坏管〔14〕上,闸阀〔15〕和逆止阀〔16〕并连在虹吸抽气管〔4〕上。孔板三通〔5〕和〔6〕上孔作成园锥形。虹吸破坏阀〔7〕中的密封圈〔23〕采用30×50×10油封,钢球〔24〕直径为34~36毫米。逆止阀〔16〕中的阀片采用2.5~3.5毫米的轻质材料。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装置的执行机构示意图。
图2是虹吸破坏阀纵剖面图。
图3是孔板三通剖面图。
图4是控制电路图。
图5是主电路图。
参照图1,当进水渠〔17〕进水时,进水虹吸辅助管〔1〕开始通过进水孔板三通〔5〕对进水虹吸管〔20〕抽气,使其形成虹吸,来水由进水虹吸管〔20〕进入水封井〔18〕,再流入滤池,开始过滤。随着过滤不断进行,滤层水头损失越来越大,水位上升,浮球〔9〕及连杆〔10〕也随着上升。当上升到滤池设定的最高水位时,连杆〔10〕下端〔永久磁铁〔11a〕使干簧开关〔12a〕接通电路,电磁铁〔8〕得电动作,将进水虹吸破坏阀〔7〕内的钢球提起,空气通过虹吸破坏管〔14〕、抽气管〔2〕进入进水虹吸管,使其虹吸破坏。与此同时,电磁铁〔8〕提起排水虹吸辅助管上的虹吸破坏短管〔13〕,使法兰打开,排水虹吸辅助管开始通过排水孔板三通〔6〕进行抽气。此时排水虹吸管〔21〕中的气体通过抽气管〔4〕、闸阀〔15〕进入排水虹吸辅助管〔3〕然后排出。在抽气过程中,池内的水靠重力继续过滤,水位下降,这样可以节约一部分待滤水。当水位下降到一定深度时,排水虹吸形成,水位迅速下降。降至接近排水槽〔19〕顶部时,连杆〔10〕上端永久磁铁〔11b〕使干簧开关〔12b〕接通,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反冲洗正式开始,水自下而上通过砂层,使其得到清洗。当达到所需要的冲洗历时时(可调节),延时开关断开,电磁铁〔8〕失电,钢球下落,将破坏阀〔7〕关闭,进水虹吸形成。与此同时,虹吸破坏短管〔13〕下落,空气同时经闸阀〔15〕和逆止阀〔16〕及抽气管〔4〕进入排水虹吸管〔21〕,使其虹吸破坏,滤池又恢复正常过滤。
图1中的浮球〔9〕采用直径为250毫米的铝球,连杆采用外径为30毫米的铝管,长2000毫米,表面要求光滑,套在内径为32毫米的钢套管内,钢套管固定在池顶的支架上,永久磁铁〔11〕采用内径为32毫米、外径为70毫米、厚度为10毫米的园环磁铁,固定在连杆〔10〕上,上下各一个,要求能上下调节。
参照图2,破坏阀主要由阀体〔22〕、密封圈〔23〕和钢球〔24〕组成。阀体由钢A3加工而成,外径为50毫米,内径为40毫米,长为120毫米,周围开有直径为18毫米的孔4个,钢球〔24〕直径为34~36毫米,它通过链条〔25〕与电磁铁连接;
参照图3,孔板三通〔5〕和〔6〕由钢A3加工而成,外径为94毫米,长96毫米,上孔作成园锥形,园锥上端内径为52毫米,下端内径为32毫米,其厚度为40~50毫米,锥度为1:4;中孔与抽气管连接,下孔与虹吸辅助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襄樊棉纺织印染厂,未经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襄樊棉纺织印染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