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谐振电桥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8757 | 申请日: | 198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8757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科研所 |
主分类号: | G01D5/14 | 分类号: | G01D5/14;G01B7/06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电桥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谐振电桥传感器。它适用于检测金属物表面覆盖的非金属层厚度。
现有的用于同样目的的传感器,是采用振荡器激励谐振线圈工作的。如联帮德国专利(专利号2943504)的传感器,它用于检测涂漆车身的覆盖层厚度。传感器的探头接触探测表面,就能探知金属板至探头之间的距离,即漆层厚度。其原理是:本来处于谐振状态的振幅由于厚度的差异引起不同的变化,变化程度反映漆层的均匀度。这种形式的传感器易受空间电磁场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使得检测灵敏度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测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下的方式完成的:
谐振电桥传感器是由电容器C1、C2和电感器L1、L2组成。电桥内参数的微小变化将引起电桥输出的电压V0变化。决定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1和Q2与作用距离有关,当传感器检测面选在线圈L1端面上时,金属至电感器L1的距离小于电感L2的距离,结果Q1值下降高于Q2值,电桥的平衡被破坏,电桥输出V0不再是零从而达到了检测的目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由于电桥的对称性可消除空间电磁场的干扰,因而测量结果可达到精确、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耗电少。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传感器原理图。图2是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图。
参照图1,电容器C1电感器L1组成第一串联谐振回路,电容器C2电感器L2组成第二串联谐振回路。由这两个串联谐振回路组成谐振电桥。其激励电压Vi从电容器C1、C2连接点A和电感器L1、L2连接点B输入,其输出电压V0从第一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点C和第二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点D引出。在AB上加桥压Vf,电桥平衡时CD端输出电压V0为零或接近零。
当金属靠近传感器探测面时,由于金属的锅流损耗或者说由于金属对谐振回路的阻尼,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下降,谐振电压减少,变化量△V取决于金属的面积或直径、材料成份和金属探头探测面的距离,当金属尺寸和种类一定时,测量结果仅与探测距离即介质厚度有关。金属离探头越近,电桥输出越大。
当探测面选在L1端面上时,电容器C2电感器L2便成为补偿桥臂,由于补偿桥臂的作用,传感器因而获得温度补偿和抗干扰能力,这是本实用新型区别于已有技术和获得一系列优点的根本原因。
电感器电容器参数选择适当时使谐振回路的Q值较高。这些参数的微小变化将引起电桥输出较大电压,检测灵敏度较高时,电容器C1、C2和电感器L1、L2温度特性的一致性显得特别重要,只有一致性得到满足时电桥在非测量状态下才能保持平衡,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2是谐振电桥传感器内部结构图。A和B为罐形磁芯,C为屏蔽盒,罐形磁芯内有电感线圈L1和L2,电容器C1和C2固定在罐形磁芯旁边,屏蔽盒用非铁磁材料制成。
为了便于与放大器连接,特别是灵敏度设计较高时,采用耦合变压器T,变压器T由初级线圈L3、次级线圈L4和磁路闭合的罐形磁芯组成。信号源产生交流电压加在初级线圈L3上,耦合到次级线圈L4然后加在电桥AB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科研所,未经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