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计算器的手指法键盘无效
申请号: | 86208825 | 申请日: | 198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8825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平 |
主分类号: | G06C7/02 | 分类号: | G06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士***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器 指法 键盘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计算器键盘,特别是一种能用五只手指与键盘有规律地配合进行运算的装置。
现有大多数计算器键盘上的按键是小于2.5平方厘米的小方键,数量在二十个以上。在计算器输入数据时,首先要眼帮助确定键的位置,然后按键输入。由于人的生理条件限制,大脑、眼、手不易快速协调工作。这样,大量输入数据时,计算器本身高速、准确的计算优点几乎被使用者输入数据缓慢、易出差错所抵消,使得在作连续加、减运算时工作效率低于算盘。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手指法的计算器键盘,熟悉后可以减少眼看键盘的环节,且手指敲击动作适合人的生理条件特点。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一只普通薄手套,在其五指指尖部各装一片面积为0.3×1.5厘米的金属薄片作为触头,用五根细导线分别连接各金属片,然后从手套口引出接到逻辑电路中。改进的键盘是A、B、C、D四块面积为6×12厘米的金属板作为键板组成键盘,用四根导线分别接到逻辑电路中。使用者手戴上述手套,当姆指触头接触到A板时,通过逻辑电路作用,此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的键盘上按了一下“0”键。当食指触头接触到A板时,通过逻辑电路作用,此时相当于按了一下“1”键。以此类推,当中指、无名指、小指上触头分别接触到A板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键盘上分别按了一下“2”、“3”、“4”键。当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上触头分别接触到B板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键盘上分别按了一下“5”、“6”、“7”、“8”、“9”键。当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上触头分别接触到C板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键盘上分别按了一下“+”、“-”、“.”、“M+”、“C”键。当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姆指上触头分别接触到D板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键盘上分别按了一下“+/-”、“%”、“=”、“÷”、“×”键。
装置的键板间做成B板比A板高2毫米,D板与C板高相同,这样可增加接触时的手感。
由于本装置键板面积大、数量少、键板之间高度不一样、操作规律简单。这样,在熟练后就形成大脑想按某一键时,就不需要眼先帮助确定键的位置,然后再按键。而是大脑通过条件反射直接指挥手指去敲击键板,人的这一反应过程适合快速协调动作。达到了不看键盘、进行快速、可靠运算之目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键盘和手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路的逻辑图。
参照图1,一个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形与手指指尖曲面一致的薄金属片,安装在手套的指尖部。五指各金属片分别用导线连接到图2中E~I点上。键盘是由A~D四块金属板组成,它们相互绝缘地组装在本装置的上表面。四块板分别用导线连接到图2的A~D点上。图2电路元件装在装置下面。图2中A~D点分别连接RC延时电路,经过非门输出。E~I后是T1~T5非门,分别经过开关管、RC延时电路、非门输出。每一路开关管都经过一个或门受其他四路输出的控制。九路输出和二十个与门连接,他们之间关系的逻辑表达式为:
Z1=TA·TE Z5=TA·TF Z9=TA·TG
Z2=TB·TE Z6=TB·TF Z10=TB·TG
Z3=TC·TF Z7=TC·TF Z11=TC·TG
Z4=TD·TE Z8=TD·TF Z12=TD·TG
Z13=TA·TH Z17=TA·TI
Z14=TB·TH Z18=TB·TI
Z15=TC·TH Z19=TC·TI
Z16=TD·TH Z20=TD·TI
Z1~Z20输出分别接有一个模拟开关,模拟开关输出端接到计算器的“0”~“9”、“+”、“-”、“×”、“÷”、“·”、“C”、“M+”、“%”、“+/-”键下面的接触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平,未经杨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孔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导管
- 下一篇:单种热源远红外辐射对流复合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