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内陆水域拦网养鱼自动化过船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6208852 | 申请日: | 198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885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8-26 |
发明(设计)人: | 柯福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E02B5/06;A01K73/12 |
代理公司: | 农牧渔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庄平,刘军 |
地址: | 湖北省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陆 水域 拦网 养鱼 自动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拦网养鱼过船设备。
江、河、湖泊、水库等大型水面,用网围拦湾汊养鱼,阻碍船只航行。对于过船办法,各科研和生产单位长期进行反复研究、试验,进展不大,一直未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本实用新型做出之前,只是用一绳索,一端接于拦网上纲船只通过的某一部位,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水底的沉礅上滑轮,再拉向岸坡或浮船上。当船只要通过拦网时,借助人力或机械在岸坡或浮船上用力拉绳索的一端,使得拦网上纲沉入水下,让船通行。此办法笨拙,过船时需岸上或浮船上的人协助,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易造成大量逃鱼。是限制发展大水面拦网养鱼的主要障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使船只通过拦网时方便自由、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拦网上纲的一定位置上,即船只通过的航道上,装有一屋顶式结构,此结构两端各有一浮船用抛锚法固定,浮船和屋顶式结构之间由二片梯形网片相连。
屋顶式结构由二个以上的等腰三角形框架和联于框架之间的滚筒及纵梁装配而成。等腰三角形框架两底角为25-35度,高为0.5-1.5米。框架和滚筒可用多种材料制成,而用轻型硬质材料玻璃钢制成最佳。滚筒也可制成多种式样,可采用中间为滚轴,外套滚筒壳的方式,也可采用两端套轴承嵌入三角形框架的方式。只要由滚筒排列成的屋顶式结构坡面,当船只从上经过时,容易滑动通过即可。滚筒排列中心轴线间距离10-20厘米。
浮船用来固定屋顶式结构的位置和控制屋顶式结构升降的。船面上固定有一杆柱,杆柱上焊有一支架构成的支撑架,其上装有二个单滑轮,船头装有双滑轮。钢丝绳一端接重力砝码,另一端通过支撑架上的二个单滑轮和穿过船头的双滑轮及梯形网片的滑环接向屋顶式结构。使浮船和屋顶式结构联系在一起。浮船上还可安装航标灯,作为船只夜间航行的航标。
梯形网片的上端一条边上安有一排滑环,滑环套在屋顶式结构和浮船相连的钢丝绳上。梯形网片的下部几条边与拦网网片剪开的开口及屋顶式结构缝合。不过船时,梯形网片折叠在一起,过船时由于屋顶式结构的下降而将梯形网片拉开。
过船步骤:当船只欲通过拦网时,船头首先接触屋顶式结构的一边坡面,船只继续前进,则将屋顶式结构逐渐压入水下,最后将整个屋顶式结构压入船底,船从其上通过。随着船尾的离去,屋顶式结构由于浮船上重力砝码的重力作用,又恢复浮出水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船只过往自由,不需岸坡上工人将拦网拉入水下,而由船只自重将航道处拦网压入水下,因此,不需要专人在过船处值班操作,大大节省人力。拦鱼和过船效果安全可靠,减少鱼类外逃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过船设备结构总图。
图中1、11单滑轮,2、14重力砝码,3钢丝绳,4双滑轮,5滑环,6梯形网片,7屋顶式结构,8屋顶滚筒,9坡面滚筒,10等腰三角形框架,12支架,13杆柱,15浮船。
附图2为屋顶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8屋顶滚筒,9坡面滚筒,10等腰三角形框架,16纵梁。
附图3为梯形网片示意图。
图中3钢丝绳,5滑环。
实施例:
本实施例屋顶式结构7总体宽度10米,等腰三角形框架10两底角为30度,高为1米,两斜边各长2米,共制作6个等腰三角形框架,每间隔2米1个在长为10米的三根纵梁16上焊接牢固构成屋顶式结构总体框架。在三角形框架10之间由滚筒排列成屋顶坡面,每坡面等距离排列滚筒13排,两面共26排,滚筒与三角形框架的联接方式为,滚筒两端套上密封防水轴承,再将轴承嵌入三角形框架的侧面。三角形框架10和滚筒8、9都用玻璃钢制成,滚筒制成空心的每根长2米,直径10厘米,两端直径做成6厘米,以便套进内径为6厘米的轴承。
梯形网片6为尼龙线编织成,短边与三角形框架10高度相等为1米,长边为2米,与钢丝绳3相连的一条边长为1.5米,此边每间隔10厘米安上一直径为5厘米的铁滑环5,钢丝绳3穿过滑环5与梯形网片相接,以便梯形网片6能收张自如。
浮船宽1米,长2米,用玻璃钢制成,在船面中心处安装有一根长1.5米,直径10厘米的空心铁杆柱13在柱高度1米处焊接一支架12构成支撑架,支撑架上装有单滑轮1、11,在船的一头装有双滑轮4。铁杆柱与船面的固定方式为,先在铁杆柱一端焊接一与杆柱垂直的铁板底座,底座与船面都相应钻孔,再将螺钉穿入孔中固定。在杆柱的定端装有航标灯。
两重力砝码为各100公斤重的铁砣。
装配时,在拦网网片上纲船只通过的位置,相距10米,剪开二叉,叉口深2米。然后将屋顶式结构放于二叉口之间,再将二叉口之间的拦网网片上纲与屋顶式结构中间一根纵梁严密地连接。梯形网片置于拦网网片叉口中,与叉口周密地缝合。两浮船用抛锚法固定于屋顶式结构两侧,各用直径为3厘米的钢丝绳,穿过浮船上的单、双滑轮及梯形网片上条边上的滑环,一端接屋顶式结构中间纵梁,一端接重力砝码,将整个过船设备,系于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螺旋线温度维持器
- 下一篇:一种张力紧固电器灯具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