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经穴诊断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86209131 | 申请日: | 198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913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隆山;唐宜昭;张振兴;弋振华;郎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农牧渔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如明,刘军 |
地址: |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穴 诊断 治疗 | ||
一种用于人畜经穴诊断治疗的仪器。
在现有的经穴诊断仪中:有直流电阻测定仪,电桥平衡式经穴探测仪,交流和脉冲电测仪和电源与探测分开测量仪。但是与本发明最接近的是交流和脉冲电测仪。这种仪器由脉冲刺激器、取样电流处理器、电位差记录仪、参考电极、探测电极构成。采取电流记录仪和受试者组成串联电路,其特点就是电源(刺激源)是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或脉冲电,脉冲电有用单向尖脉冲、单向方波脉冲,双相非对称性脉冲等几种,测量结果在电位差记上自动记录下来,曲线的高低就反应电阻的大小,也可通过模拟电路读出被测点的电阻数值。用这类原理测得的电阻较确切的应称为阻抗。这种仪器探头是单极,只有单功能的诊断,不能探测经穴的敏感点,更没有经络电信息治疗功能。另外,这种仪器还不能克服非线性、时变性频率特性、相对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干扰,使探测到的阻抗的准确性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为中医的诊断,辩证施治提供一种现化的科学仪器,使中医的望、闻、问、切的古典诊断手段求得明确清晰的定性、定量描述,为中医的辩证施治提供客观科学指标,因此,要求该仪器用多电极组合探头进行自动巡回检测,能自动描记出经穴阻抗图,从阻抗图上找到低阻敏感点部位,然后进行电信息治疗的三功能仪器。
本发明的特征是:人畜经穴诊断治疗仪由主机、记录仪和探头P三部分组成,主机由自动时序电序电子开关、电源、脉冲电发生器、模拟电阻Rmo,取样电阻R、基准线调节W、整流电路、参考电极r和面板上的控制器部分组成,电源分别供给脉冲电发生器、自动时序电子开关用电,脉冲电发生器输头经一双刀转换开关接自动开关、接探头P,另一点接参考电极,开关另一端接模拟电阻Rmo,电阻R两端接整流电路、再经电位器接记录仪,在记录仪上描绘的经穴阻抗图,由公式
P=(R/Rmo)×100 换算。
R为穴位低阻敏感点的最低阻值,Rmo为穴位最低模拟电阻值,P=P左-P右,当|P|<100时为经穴阻抗平衡、机能正常;当|P|>100时阻抗平衡失调,相应脏器有病变。
图1 XXH-ⅡA型经穴诊断治疗仪方框原理图
Rmo模拟电阻,R取样电阻,W基准线调节,r参考电极,P探头。
图2 脉冲电发生器原理图
图3 自动时序电子开关原理图
图4 电源电路图
图5 主机面板图
图6 主机外形示意图
图7 电池架示意图
本发明与同类仪器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效果:(1)本发明使用多电极组合探头,能方便地固定在人畜体上的欲测经穴部位,进行自动巡回检测。(2)本发明能自动地描记出经穴阻抗图,从阻抗图上可明显地看出低阻敏感点的所在部位,克服了动物不会主诉针感的困难。(3)本发明具有探测经穴的敏感点、经穴的诊断和经络电信息治疗三种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
(一)记录仪:
使用上海大华仪表厂的XWT-64型自动平衡电位差记。
(二)探头:
探头P有固定探头和手握探头两种。
固定探头:有9个不锈钢电极,每个电极直径为2mm,9个电极装在直径4cm,高2.5cm塑料圆块腹侧、背侧有空隙穿过一条松紧带,可把探头绑在人(畜)体的穴位上,并保持恒定的压力。
手握探头:有9个不锈钢电极,每个电极直径为2mm,9个电极装在直径2.5cm,高6.5cm的尼龙圆棒上,电极一端装有弹簧,为恒压式电极,压力在15-20g/cm2。
(三)主机:
1、机壳:由外壳24、散热窗23和面板25组成。使用上海中华仪表厂的成品。
2、电源:交流电源为一般仪器通用的交直流稳压电源,电源变压器是依据仪器设计自行绕制的6V至12V/220V,功率约12W,12V交流输出经整流稳压得9V直流电供脉冲发生器单元用电,6V交流电输出经整流稳压后得5V直流电供自动时序电子开关用电。直流电源用C-R20晶体管充电电池27(4.5V)三节,两头用弹簧28、中间用松紧带30固定在一个简便牢固实用的电池架上。
在电池架上有硬质塑料板26、三节C-R20充电电池27、电池弹簧28、电池金属接触点29和带有挂钩固定电池的两条松紧带30。电池能方便地固定在支架上。
电源电压220V±10%;5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