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用于制袋充填封口机上的拉袋—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09145 | 申请日: | 198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9145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普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普合 |
主分类号: | B65B59/02 | 分类号: | B65B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充填 封口机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上应用的一种色标定位装置。
拉袋调整装置有两个主要功能:制袋时将包装材料拉下设计要求的长度;对拉袋长度的误差进行修正调整。因此,对于任何一种制袋充填封口机来说,制袋部份中的拉袋--调整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的光电控制电路条件下,它的结构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器的复杂程度和制袋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制袋充填封口机上,将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成本。很多制袋充填封口机上都采用了比较复杂的结构,以期实现所希望的技术指标。中国包装科技 一九八五年第三期“LB-1型流体半流体包装机”一文中介绍的“制袋长度调整和输纸定位系统”(见第3页)即是是一种应用于非连续制袋的制袋充填封口机上的拉袋--调整装置。装置包括该文图3中的序号7,8,9,10及与10同轴的所有部件,与10所在轴平行的另一个轴(带有调节螺杆)和图8所示的全部机构。分析和实践都证明,这种类型的装置存在如下不足:1)机构零件多,成本高;2)由于零件多,传动链长,工件精度不易保证,因此机构定位产生误差的环节多,重复精度低,从而降低了制袋尺寸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上述装置的缺点,为制袋充填封口机的设计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非连续制袋方式的包装机上,具有制袋作业所必须的拉袋--调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图3,不完全拉纸轮拉袋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见图1)主要包括主动螺旋齿轮(4),从动螺旋齿轮(5),(13),不完全拉纸轮(1),(2),不可伸长的软索(10),电磁铁(9),凹槽可调块(8),调节螺杆(7),轴(3),(11),(12)以及轴承若干。从动螺旋齿轮(5),(13)分别在两侧与主动螺旋齿轮(4)啮合,其中主动螺旋齿轮(4)与轴(11),从动螺旋齿轮(13)与轴(12)分别固接,从动螺旋齿轮(5)与轴(3)滑键连接;软索(10)的一端通过一个球面球轴承(6)与从动螺旋齿轮(5)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螺杆(7)连接;两个不完全拉纸轮在大圆柱面上制有网纹并彼此紧密接触。主动螺旋齿轮(4)旋转,使一对不完全拉纸轮(1),(2)相向转动,从动螺旋齿轮(5)所受的轴向分力使软索(10)产生张力。
拉袋的工作原理是:包装材料(15)置于两个不完全拉纸轮(1),(2)之间,拉纸轮旋转,两个大圆柱面开始接触,包装材料(15)即被两轮压紧拉下,拉下的长度L和两轮相互接触的弧长相等:
L==rθ
如图(2)所示,
变动拉纸长度的调整原理是:旋转调节螺杆(7),使从动螺旋齿轮(5)产生轴向位移X,这时,它必然转动一个角度θ,如从动螺旋齿轮(5)的螺旋角为β,则
tgθ= (x)/(2R) tgβ
从动螺旋齿轮(5)相对(13)位置变动了θ,即改变了两个不完全拉纸轮相互接触的起点或终点,这就改变了相互接触的弧长,拉纸长度随之变化。
拉袋长度误差的调整原理是:当调节螺杆(7)位置固定后,装置每次拉纸长度为L,实际上带印刷图案的包装材料(15)上每个口袋的标准长度为L0,因此存在着拉袋误差△L=L-L0。制袋n个以后,误差积累超过了所允许的误差值δ,即:
n·△L>δ
此时则应进行误差调整。与本实用新型配套的光电控制电路监视着误差积累的程度,当监视到误差已超过允许值后,则在包装材料(15)不再被拉下(即两个不完全拉纸轮脱开接触)时发出信号启动执行元件电磁铁(9),电磁铁(9)拉压软索(7)成V状,由于软索不可伸长,于是从动螺旋齿轮(5)轴向位移△X
△X=2(
同时,从动齿轮(5)自转一个角度△θ
tg(△θ)= (△x)/(2R) tgβ
两个不完全拉纸轮(1),(2)接触始点(或终点)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相互接触的弧长,这个变量称为误差调整量△l。当误差小于一定值后,电磁铁(9)复位,从动螺旋齿轮(5)在所受轴向分力的作用下复位,拉纸的长度亦恢复原值。制袋作业中,光电控制电路根据监视情况不断发出信号,电磁铁(9)不断动作,拉纸误差不断得到修正,准确性得到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普合,未经刘普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盘
- 下一篇:三孔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