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灭蚊器无效
申请号: | 86209202 | 申请日: | 198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920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马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铁柱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蚊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用于扑灭室内蚊子的灭蚊器。
蚊子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国内外对电子驱蚊器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传统的蚊香驱蚊、药水灭蚊,效果虽然显著,但污染环境。电动吸蚊器虽可在蚊帐内吸蚊,但应用范围太窄,吸蚊效果欠佳,且靠质量小的蚊子撞击致死不大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快速可靠消灭住宅、办公室、旅馆等室内蚊子的灭蚊器。
本灭蚊器有由两个倒立圆台侧面组成的外壳、栅罩、微电机、与普通风扇叶凹面相反的风叶、栅状电极、安全网底等。微电机转动反凹面风叶吸入的蚊子,将掉在带电的栅状电极上造成瞬间短路触电致死。
本灭蚊器的外壳和把柄一次压塑成形。外壳入口处的内径较大,用以增大捕蚊范围;外壳的锥度使气流加速,利于吸蚊。外壳的入口处有一栅罩,由平行的金属丝构成。蚊子将随加速的气流进入栅罩,而试图外出的蚊子,将因逆流飞行和栅罩的阻挡难以成功。
风叶共6片,其凹面与通常风扇叶的凹面相反,意在产生较大的吸力。风叶均匀分布在叶柄上,与叶柄一次压塑成形。风叶在锥度较小的圆台内,使气流不致向后产生折射。
在风叶的下面设有栅状电极,相邻两电极间加有~220v电压,蚊子掉在上面将造成瞬间短路触电致死。
外壳的底部设有安全网底,避免人体触电。
微电机由~220v降压、整流稳压后供电。稳压器可用三端集成稳压器或分立元件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吸灭隐藏在暗处的蚊子,在黄昏或清晨,当蚊子在空中飞行时,扑灭效果最佳。
结合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叙述于下:
图1:灭蚊器结构图。
图2:栅罩附图。
图3:栅状电极附图。
图4:安全网底附图。
图5:电机支架附图。
图6:电源电路图。
图7:栅罩、栅状电极和安全网底定位图。其中:
1——栅罩 2——小台阶 3——外壳 4——把柄
5——风叶 6——微电机 7——电机支架 8——栅状电极
9——小型变压器 10——整流稳压板 11——安全网底
12——叶柄 13——导电半圆环甲 14——导电半圆环乙
15——绝缘块 16——绝缘套 17——甲环电极
18——乙环电极 19——绝缘条状骨架 20——绝缘筒状骨架
21——压片 22——螺栓 23——螺 24——图2、3、4
中的(半)圆环 25——栅罩环 26——栅罩丝
27——网底环 28——网底丝
灭蚊器的结构图见图1。
塑料外壳(3)由两个倒立的圆台侧面组成,其内壁有4层小台阶(2),每层4个,平分圆周,上下的小台阶不在一条垂直线上。塑料外壳(3)、把柄(4)和小台阶(2)用聚丙烯一次压塑成形。
栅罩(1)见图2。由栅罩环(25)和栅罩丝(26)构成。栅罩环(25)为1~3的金属丝,栅罩丝(26)为0.1~2的金属丝。栅罩丝(26)间距为3~10mm。
栅状电极(8)见图3。导电半圆环(13)、(14)为1~3的裸金属丝,电极(17)、(18)为0.2~2的裸金属丝组,平行穿过绝缘条状骨架(19)和绝缘筒状骨架(20);相邻两电极的距离为1~3mm,绝缘块(15)位于绝缘套(16)中部,两绝缘套(16)与两导电半圆环(13)、(14)紧配合且使在同一平面内。
安全网底(11)见图四。由1~3的粗金属丝作圆圈、0.2~1.8的细金属丝纵横成方格构成。
电机支架(7)见图5。金属条厚度为0.3~1mm,宽8mm左右。先用两个螺钉将微电机(6)与电机支架(7)固紧,然后一起固定在小台阶(2)上。
栅罩(1)、栅状电极(8)和安全网底(11)的安装定位见图7。
小型变压器(9)和整流稳压板(10)用螺钉安装在图1所示外壳(3)的内壁上。
整流稳压板(10)的电路见图6。图中方框代表稳压器。本实施例用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微电机的额定电压为4.5~6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铁柱,未经马铁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引射式杯形红外线燃烧器
- 下一篇:螺母防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