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弱视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86209393 | 申请日: | 198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939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康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长泉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弱视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弱视治疗仪,它属于医疗设备,主要适用于功能性弱视,尤其是儿童功能性弱视的治疗。
在眼科临床治疗上,用于弱视的治疗设备和器具,大都采用遮盖健眼,迫使弱视眼进行工作,增加弱视眼的用眼强度,以恢复弱视眼的视觉能力。这类治疗设备和器具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长期遮盖,容易引起健眼视力减退,甚至出现视觉刺激阻断性弱视的危险。而且用这种遮盖方法治疗弱视,疗程长,不易被人们接受尤其是儿童则更难接受。近期推出的根据视觉刺激疗法设计的光栅书写治疗仪。用一个对比度很大的黑白条栅圆盘,让弱视患者在光栅面书写,並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光反差刺激。这种弱视治疗仪无暗室效应,反差较小,而且光线分散,因而治疗效果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专用于功能性弱视,尤其是适合儿童功能性弱视治疗的射光式弱视治疗仪。以达到疗效快,无付作用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任务,是由以下措施来完成的。根据弱视眼在外侧膝状体相应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的特点,由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电信号,传递至射光源,产生一定频率和波长的射光,对视网膜感光细胞,进行给光和撤光的高反差刺激,激启相应细胞的兴奋。本实用新型的射光源安装在遮光罩镜框的中部,但位置和距离是可以调节的:遮光罩周边设有柔性遮光垫,且镜框的镜片是不透光的。使视觉产生暗室效应,以强化光反差刺激效果。
下面本实用新型结合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图,该电路主要用于产生脉冲电信号。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射光源距离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齿轮、齿条传动来调节射光源与人眼瞳孔距匹配的装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射光源与角膜顶点距离调节装置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弱视治疗仪,信号发生器(1)通过导线(2)与一直流电源相连;信号发生器(1)产生的脉冲电信号通过导线(3)传递给安装在镜框(4)中部的射光源(5),产生射光。由于人眼黄斑区对波长为6200A°-7000A°的光最为敏感,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波长为6200A°-7000A°的光二极管(5′)作为射光源,射光的亮度控制在2-2.5mc右左。发光二极管(5′)放出的一定频率和波长的射光,不断地对弱视眼进行给光和撤光刺激,激启外侧膝状体相应细胞的兴奋,迫使将信号传至大脑,产生非接触式光刺激效应。
如图(2)所示的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图,是根据无稳态电路原理设计的振荡电路。该电路与直流电源导通以后,能自行起振。三极管(BG1)、(BG2)之间采用电容隅合,通过电容器(C1)和(C2)的交替充、放电,使三极管(BG1)、(BG2)轮流导通和截止,产生脉冲电信号。电容器(C1)和(C2)充、放电时间,直接影响三极管(BG1)和(BG2)由导通到截止时集电极输出的正方波的波形和外侧膝状体相应细胞的感光刺激效果。调节可变电阻(RC3)和(RB5)、即可调节振荡频率,也即射光频率。一般使射光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5-75次这个范围内。弱视眼临床反应较常见的是单眼弱视。因此上述振荡电路,同样也可用单眼弱视的治疗、最简单的办法是关闭一个射光源,並对射光频率作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振荡电路不局限本实施例。如果需要同时对几个弱视患者进行治疗,可在上述电路的基础连接一信号放大电路,使电路的输出功率与传递给多个射光源所需的功率相匹配,就可以同时治疗多个弱视患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康,未经程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