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风口测速管无效
申请号: | 86209431 | 申请日: | 198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943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16 |
发明(设计)人: | 郭茂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 |
代理公司: | 东北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巍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口 测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工测量仪表,特别是工业炉用的风口鼓风流速和流量测量,以及鼓风的静压和阻力损失测量。
目前国内外一些工业炉设置风口,供入空气或富氧鼓风,如炼铁高炉、化铁冲天炉、炼铜转炉。这些工业炉测风特别困难。目前通常的管道气体流速可用皮托管测量,这种测量方法由于皮托管是弯头的,不能插入炉子风口,不能用来测定风口中气体的流速。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价廉而且能够精确测定炉窑风口气体流速的测量管,并且可以用来测定风口处气体的流量、静压和阻力损失。
本发明创造的要点是:采用类似皮托管测量原理,在金属管套制的直杆状测量管上设置两组测孔,分别测量测点处气体的全压和静压,两者的差值即等于气体的动压,根据动压和静压,计算出流速。该测量管主要由探头、导压管、管接头三部分构成。探头部分由几个不同直径的金属管套装组合成,金属管上又设有多个细小的风道或风孔,与导压管的内管相通、风道开口迎向气流,用来感受被测气流的全压、导压管部部分由两个不同直径的金属管套装构成了内管、外管。外管上钻有多个风孔,用以感受气流的静压。内管传递全压、外管传递静压。内、外管尾端分别设有接头,测量高压气体时,分别接两块压力表,测量低压气体时各接U形压力计。
该测量管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金属直管、结构坚固、制做简单、可以做为钢钎插入风口中,直接准确测定工业炉风口中的气体流速,同时可以准确测出气体的静压和全压及气体经过风口的阻力损失。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探头部位断面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压管部位断面剖视图。
参照附图1、2、3,它是一个由四个不同直径的金属管组合而成的测量管。其结构是,首先有两个不同直径的金属管〔7〕为外管、直径φ14mm,〔8〕为内管、直径φ10mm。内、外管的尾部接头〔12〕处将外管密封焊死,内管畅通。导压管尾部设有一静压管接头〔11〕通过风孔〔9〕与外管〔7〕相通。风孔直径为φ3~4mm,并用一加强筋〔10〕将外管〔7〕与静压管接头〔11〕相互焊接。在导压管〔7〕、〔8〕的前端(探头部位〔T〕)又套装上两个短金属管、长约30~40mm,一个探头帽〔5〕,一个导风管〔2〕,即整个探头〔T部位〕为四个不同直径的金属管套装而成。探头内的导风管〔2〕做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矩形长槽〔4〕,做为风道与外气相通。探头内的导压管内管〔8〕长于外管〔7〕在长出的部位钻有四个对称分布的风孔〔3〕,孔径为φ1mm,外管〔7〕焊接在内管〔8〕的壁上。将管〔8〕、〔5〕、〔2〕左前端焊死,并呈圆弧状焊口〔1〕。在外管〔7〕上还钻有对称分布的四个风孔〔6〕、孔径为φ1mm,孔的位置距探头前端约60~70mm。工作时:气流从探头部位的长槽〔4〕经风孔〔3〕通过导压管内管〔8〕流入压力表,读出气流的全压。再由小孔〔6〕经外管〔7〕通过孔〔9〕经静压管接头〔10〕通过压力表读出气流静压。由此得到:动压=全压-静压,同时也得到了测量风口中的流速及风口气流阻力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工学院,未经东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书架
- 下一篇:一种高效薄膜蒸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