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压分档液晶显示试电笔无效
申请号: | 86209880 | 申请日: | 198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988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七一三厂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天宝,陈大通 |
地址: |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分档 液晶显示 试电笔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测试工具,涉及一种改进的电工试电笔,特别是一种能将所测电压分档显示的液晶显示试电笔
现有的商品试电笔主要由测试触头、金属弹簧、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串连组成,可以用来测定金属体是否带电,当金属体相对于大地带有较高电压时,试电笔中的氖管就启辉。一种“两用低压测电笔”(CN85201729U),采用两个不同电压值的氖管,但是只能区别12~49伏和50~500伏两个档次的电压。一种“能隔着绝缘层测定导体带电情况的试电笔”(CN85202961U),在原有电工试电笔上增加了电子放大组合件和电池,利用放大器的放大特性,测试触头在接近带电导体时,感应出的电压使指示灯发光,这种试电笔构件较多且需要定期更换电池。
上述试电笔无一例外地都是采用氖管启辉显示的方式。由于人们通常习惯于从氖管的亮度来定性判断所测电压的高低,而氖管亮度不仅与电压,而且与环境亮度、人体所处位置密切相关,所以常常会使人出现错觉和误判。尤其在强烈的阳光或灯光下,更难以识别氖管的亮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工试电笔,它既能定量分档显示被测导体相对大地的电压范围,又能隔着绝缘层定性判断导体是否带电,而且在多种场合特别是强光环境下显示清晰。
本发明是采用液晶显示的方法来实现的。液晶显示器上的任一显示单元,当其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超过其阈值电压时,该单元即显示。将若干个这种结构相似的显示单元串连起来,使其一端接交变电压,另一端接地(或通过人体接地),交变电压将依等效阻抗的大小按比例分配在各显示单元上。依据上述原理,制作这样一个液晶显示器,该显示器集成了若干串连的显示单元,它们的阈值电压大体相等,这些显示单元顺序排成一列。将该显示器固定在试电笔的绝缘外壳之中,使其低电压显示端的引出电极与测试触头的尾部接触,高电压显示端的引出电极与手触电极相接,或者高电压显示端的电极悬空,附加的调整电容极板与手触电极相接。手触电极后部装有一种用于书写的工具。
操作时,手拿手触电极,将测试触头与被测导体直接接触,液晶显示器就会半定量显示导体所带电压的范围;将测试触头与导体靠近或与导体的外绝缘层接触(接触面积应尽可能大一些),若存在感应电势,液晶显示器就会有部分单元显示,否则,便不显示,从而能定性判断导体是否带电,这特别适用于电工用于测定有绝缘层的带电导线的断芯位置。为维护人员查找线路故障提供极大方便。
本发明所提供的试电笔显示清晰,电压量程大(20伏~380伏)、分档细(至少五个档次),功能较多、使用方便、成本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全显示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液晶显示器〔1〕是本发明的关键部件。附图1为一种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附图2为该液晶显示器的纵向剖面图,自上而下,依次为绝缘保护膜〔3〕、起偏振片〔4〕、上玻璃片〔5〕、上电极板〔6〕、上分子取向膜〔7〕、液晶材料〔15〕、下分子取向膜〔8〕、下电极板〔9〕、下电极引出端〔2〕、下玻璃片〔10〕、检偏振片〔11〕、铝反光膜〔12〕、绝缘保护膜〔13〕、调整电容片〔14〕。该显示器采用介电各向异性为正的向列型液晶材料〔13〕,检偏振片〔11〕和起偏振片〔4〕光轴互相垂直,得到的是白底黑象。液晶显示器〔1〕的电极〔6〕,〔9〕版图设计有以下三个特点:①为实现液晶显示器〔1〕各显示单元的串连,上电极〔6〕和下电极〔9〕都做成一串断续排列的极板,并且两组极板上下错位安排,构成一串显示单元;②电电极板的面积(对应于显示单元的面积)从低电压显示端到高电压显示端从整体上是依档次明显增大的;③电极板的面积在同一档中是相等的或是逐个略微减小的。
液晶显示器〔1〕在工艺上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将涂敷有透明导电层(氧化锡和氧化铟的混合物)的成品玻璃切割成小片,然后通过光刻或筛网印刷的方法做出电极图形,接着做分子取向膜(聚酰亚胺),做液晶盒,将液晶材料用压力差的方法充入盒内,封口,贴偏振片。
参照图3,完成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测试触头〔17〕被塑铸在绝缘外壳〔19〕中,测试触头〔17〕可做成扁平或十字螺丝刀形状,绝缘外壳〔19〕可以是透明塑料做的。测试触头〔17〕的尾部做成面积较大的钉头状,要求表面平整。下电极引出端〔2〕通过弹性力,卡在液晶显示器〔1〕的下玻璃片〔10〕的伸出头并与下电极〔9〕的引出端压合,再点上导电胶,以形成牢靠的电接触。形状为“”的弹性金属薄片即调整电容〔14〕的下极板,贴在液晶显示器〔1〕背面的绝缘保护膜〔13〕下,铝反光膜〔12〕就构成了调整电容〔14〕的上极板。调整电容〔14〕的下极板的面积对于每块液晶显示器不尽相等。手触电极〔21〕由一个带有凸台、凸台上有螺纹的金属套组成。顺序将硅导电橡胶〔18〕、液晶显示器〔1〕、硅导电橡胶〔20〕装进试电笔的绝缘外壳〔19〕中,然后将手触电极〔21〕旋入压紧,使各部分形成良好的电接触。最后,在手触电极的后端装上一个带有活动笔芯的园珠笔头〔22〕,〔23〕,〔24〕,笔帽〔16〕上有一帽别,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七一三厂,未经中国科学院七一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