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防寒电热装备无效
申请号: | 86209893 | 申请日: | 198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989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葛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风林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寒 电热 装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技术,为直接对人体增温御寒的用品,它包括衣、帽、裤、袜及手套。目前增温御寒用品已有电热褥,效果良好。由于电源限制,它只能在某一固定地点使用,不能为在运动中的人们所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在运动中的各种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室外或高空作业的电焊工人的御寒要求,改善其在寒冷季节的工作条件。
本实用新型依据焦尔-楞次定律,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利用机动车辆本身配备的低压直流电源,在衣、帽、裤、袜及手套的腹内夹层中布设具有一定电阻值的金属丝,并使其与衣、帽、裤、袜及手套连为一体。金属丝的两端与电源相接,电流通过金属丝这一导体时,导体中的电子与分子相互碰撞而使分子运动加剧,致使金属丝的温度升高而散发热量,通过内衣直接传导到人体,从而达到增温御寒的目的。
由于机动车辆的电源为直流电源,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则产生磁场并具有一定的磁化力。这对人体内流动的血液有一定程度的磁化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增温防寒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磁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将电热技术与衣、帽、裤、袜及手套有机的结合起来,依赖机动车的电源或便于携带的电源,形成活动者的增温防寒用品,为电热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次是构造简单、选价低廉并易于实施。
图1为防寒电热装备-衣、裤构造示意图。
图2为防寒电热装备-帽、袜及手套构造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防寒电热衣〔A〕、帽〔C〕、裤〔B〕、袜〔D〕及手套〔E〕。防寒衣〔A〕、裤〔B〕实施例如图1所示。它由面料〔5〕、保温层〔4〕、里布〔2〕、电热装置等部件所组成。电热装置由电源导线〔1〕,具有一定电阻值的一组金属丝〔3〕、衬布〔6〕、电源插头〔7〕、电源插座〔10〕所组成。
由面料〔5〕、保温层〔4〕、里布〔2〕及电热装置组成的电热衣〔A〕、裤〔B〕如图1所示。在保温层〔4〕与里布〔2〕之间设电热装置,整个电热装置的形体与衣、裤一致,并使其二者形成一个整体。
衬布〔6〕为电源导线〔1〕及金属丝〔3〕的主要依托。其形体与里布〔2〕完全一致,二者按一定缝纫位置缝合。
电源导线〔1〕的布设如图1所示。电源导线〔1〕在上衣部分的布设,是从袖笼前方下部沿袖两线平行沿袖笼向上直至袖笼后方下部,在肩缝处接出两根电源导线〔1〕沿肩缝两线平行绕过领窝沿另侧肩缝向前延伸,至袖笼处分出两组电源导线〔1〕沿袖笼向前,后方延伸直至袖笼下部,形成工字形线路或吕字形双环行线路。在电源导线〔1〕的袖笼下部接点〔8〕处,引出三组导线分别接袖口处插座〔10〕,与下摆插座〔10〕,为电热手套〔E〕与电热裤〔B〕提供电源,另一组导线接电源插头〔7〕,电源插头〔7〕与机车电源或便携式电源相接。在另一侧袖笼下部引出一组导线至袖口接插座〔10〕,为电热手套〔E〕提供电源。
电源导线〔1〕在裤子部分的布设,是从一侧前开口处沿腰围下方两线平行向后绕过后腰向前延伸,直至另一侧前开口,形成C形线路。在两侧立缝处的电源导线各引出一组导线至裤脚接插座〔10〕。在一侧立缝处从电源导线〔1〕引出一组导线与插头〔7〕连接。
电源导线〔1〕与衬布〔6〕的连接。在电源导线〔1〕之间的接点〔8〕及电源导线〔1〕与金属丝〔3〕的接点〔9〕处,用空心铆釘铆合,再以柔质可塑绝缘材料加温注塑封闭,所有裸露的接点〔8〕及接点〔9〕。避免产生电源导线〔1〕短路及金属丝〔3〕与电源导线〔1〕脱开。
具有一定电阻值的金属丝〔3〕,为具有绝缘外皮的导体,其布设形式如图1所示。金属丝〔3〕布设按一定的间距和长度采用迂迴形式,即金属丝〔3〕由电源导线〔1〕其中一根接出后再迂迴到原处与另一根电源导线〔1〕连接。
金属丝〔3〕与衬布〔6〕的连接,采用缝合或来回穿过衬布〔6〕的形式以固定金属丝〔3〕在衬布〔6〕上的位置。
电热帽〔C〕、袜〔D〕、手套〔E〕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电热帽〔C〕由硬盔〔11〕、缓冲层〔12〕、里布〔2〕、电热装置所组成。在缓冲层〔12〕与里布〔2〕之间位于两侧耳朵部位。安设电热装置。金属丝〔3〕布设成“渐放线”形。缝合在衬布〔6〕上,从金属丝〔3〕的两端接点〔9〕引出电源导线〔1〕接插头〔7〕。
电热袜〔D〕的构造如图2所示。金属丝〔3〕按螺旋形围绕袜子表面布设,用棉线缝合固定。由金属丝〔3〕两端接点〔9〕处引出电源导线〔1〕接插头〔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风林,未经葛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作业机具
- 下一篇:高压报警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