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行车刮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10163 | 申请日: | 198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86210163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宝奎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装置 | ||
一种适用于自行车上的刮泥装置。
现有的自行车虽然都有瓦盖,对行车安全及装饰车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刮泥装置,车辆在泥泞路面行驶时经常发生轮胎粘泥造成轮胎与瓦盖之间阻塞,甚至根本不能骑行,连推行也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自行车上安装一种刮泥片,使自行车能够在泥泞路面行驶时不受阻碍,从而提高自行车的实用性。这种刮泥装置也可以安装在摩托车、脚踏三轮车等车轮上使用。
按照本实用新型,这种刮泥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用于刮掉泥土的刮泥片〔1〕和阻止被刮掉的泥土飞溅的挡泥片〔2〕;一是使刮泥片刮泥后恢复并保持原来位置的弹性复位元件〔3〕及可调节刮泥片刮泥位置的限位滑片〔4〕;一是控制刮泥片〔1〕进行刮泥的手动操纵拉杆〔5〕或弹簧〔6〕。在使用时,这种刮泥装置可根据路面和轮胎〔9〕的附泥情况,随时除去轮胎〔9〕上的粘附泥土。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增强了自行车在泥泞路面的通行能力,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一种用手动操纵拉杆〔5〕控制刮泥时的结构示意图(前轮部分)。
图2是把刮泥片〔1〕和瓦盖〔10〕之间的联接改为铰接并用弹簧〔6〕控制刮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刮泥片〔1〕的一种变换形式。
在图1中,弹性复位元件〔3〕的一端用螺栓〔15〕固定在瓦盖〔10〕上,另一端通过螺栓〔11〕与刮泥片〔1〕连接,并使得刮泥片〔1〕的上端中部与瓦盖〔10〕的末端中部相贴合,并使瓦盖〔10〕的末端与刮泥片〔1〕上的限位滑片〔4〕的上端保持有转动间隙。限位滑片〔4〕的纵剖面为“┐”形,滑片上有一系列光孔,因而刮泥片〔1〕的转动角度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限位滑片〔4〕进行调节。手动操纵拉杆〔5〕由自行车的右侧拉手控制。拉动自行车拉手〔17〕,刮泥片〔1〕随之转动,直到限位滑片〔4〕的上端与瓦盖〔10〕的末端相抵触为止。此时刮泥片〔1〕的下端靠近轮胎〔9〕,但又不与轮胎〔9〕抵触而是处于轮胎〔9〕的切线位置。轮胎〔9〕上粘附的泥土随轮胎〔9〕的转动至刮泥片〔1〕的下端时,就被刮掉或被刮离轮胎〔9〕并滑溅到挡泥片〔2〕上坠落,从而避免了轮胎〔9〕与瓦盖〔10〕之间的泥土阻塞。松开拉手〔17〕后,刮泥装置在弹性复位元件〔3〕及自行车拉手上的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并保持在原来位置。
弹性复位元件〔3〕可用在瓦盖〔10〕与刮泥片〔1〕的贴合处安装螺旋弹簧来代替;弹性复位元件〔3〕也可以直接使用瓦盖〔10〕上的螺栓〔12〕与瓦盖〔10〕连接,因此这种刮泥装置也可安装在现有的自行车上。
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变换形式,不刮泥时刮泥片〔1〕在弹簧〔6〕作用下附贴在瓦盖〔10〕的外表面,并对自行车尾灯〔7〕起保护作用。经过泥泞路面时放下刮泥片〔1〕就可以在弹簧〔6〕作用下进行刮泥。
图3是把挡泥片和刮泥片制成一个整体的形式。刮泥片〔1〕上装有弹性部件〔8〕,把特制的橡胶摩擦块〔13〕套在弹性部件〔8〕上,可起到车闸的作用;把相应的毛刷块〔14〕套在弹性部件〔8〕上,可对轮胎进行刷洗。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自行车及摩托车、脚踏三轮车等车辆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刮泥装置,它将给使用者(特别是农村的使用者)带来很大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奎,未经张宝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1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