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油发动机半自动活动喉管化油器无效
申请号: | 86210273 | 申请日: | 198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8621027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荣;戚启炘;陈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智 |
主分类号: | F02M7/00 | 分类号: | F02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发动机 半自动 活动 喉管 化油器 | ||
目前,汽油发动机化油器的节气门是由司机直接操纵,因此司机的技术差别对行车的马力和耗油量就有所不同。分腔化油器在低速、中速到高速各个速度的过渡圆滑、混合气和油量的分配比单腔化油器优越,但制造复杂、成本高、保养困难。SU型活动喉管化油器在真空活塞整套装置良好的情况下是优点很多的化油器,但在踏下油门踏板时发动机应答性灵敏度不够理想,同时制造精度高,保养和维修比固定喉管化油器更困难。
本实用新型半自动活动喉管化油器,主要是根据目前活动喉管化油器改进的,其特征以下:
1.节气门是半自动式,油门踏板拉动的半自动节气门摇臂开一个限位口,使半自动节气门限位柱只有3/4的开度范围。因此,油门踏板对半自动节气门的开启度只能达到1/4,余3/4由发动机转速所得的气流开启力按摇臂限位口规定的范围内将半自动节气门拉至全开,关闭时油门踏板直接控制。半自动节气门轴采用小的偏心(4mm~5mm),克服用重锤引起的摇晃,造成发动机运转性差的现象。半自动节气门轴的一端装有重锤(或弹簧)和开闭限位柱,另一端装有摇臂带动油量针,使油的流量随半自动节气门变化而变,这样便起到按发动机转速所需要的油量作合理配给。
2.活动喉管采用自动辅助阻风门,使空气流量即使发生变化,在燃料喷出口附近的空气流速也能大致保持一定,促使燃料雾化和空气均匀混合。
3.采用单一主油系,油的流量由可调校的量针控制,量针随半自动节气门而动,使油的流量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而变。
4.采用单一主空气量孔,使燃料呈泡沫后通向喷咀。喷咀是偏近大喉管壁边长喇叭小喉管,因此燃料在不附着大喉管壁的状态下被送至远处。
5.为了适应高原及平原地区;炎热及寒冷的气候,空气密度高与低,发动机的吸力大小等。对发动机所需要的混合气稀与浓,所以半自动节气门和自动辅助阻风门重锤的重量(或弹簧的扭力)采用可调校的措施。
6.减速对策:设简易减速空气孔,由球阀、弹簧调整螺栓控制。当进气歧管真空度超过怠速真空度时,球阀自动开启,对减速时的净化和嗓音等问题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化油器是一种简易不分阶段,具有尺寸可变的活动喉管化油器。其制造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大小马力的发动机都适用,对每一个缸或二个缸使用一个化油器也能便于操作等特点。它还具有从怠速、中速到高速不存在过渡问题,同时从小负荷到大负荷均可得到正常运转,在发动机转速变化范围非常广阔的情况下仍能如此。它不但可作下吸式,还可作平吸式(附图是下吸式,只要改变浮子室和其量针连接杆的型式和位置便可成平吸式。同时,自动辅助阻风门、半自动节气门是按重锤所划)。通过初步的行车试验,其效果可比231SC化油器节约汽油10%,在经济时速行车也能节油5%。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新型化油器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新型化油器图1A-A的剖面图;
图3是本新型化油器图2E-E的剖面图;
图4是本新型化油器图1C-C,G-G,D-D,B-B的剖面图。
参照图:燃料通过化油器上盖(1)阀针(3)进入化油器中座(20),浮子室油量,由浮子(2)与阀针(3)控制,浮子室燃料经过量孔套(22)两边的燃料入口(19)与量孔(18)受到主空气量孔(5)进入的空气使燃料呈泡沫后通向喇叭型小喉管喷咀(6),活动喉管自动辅助阻风门(8)与可调校重量的重锤(或弹簧)(7),使空气流速也能大致保持一定,促使燃料雾化后,进入燃烧室。燃料的流量大小由可调校的量针(4)控制,量针(4)由量针接轴(21)、量针连接杆(17)、量针摇臂(16)、半自动节气门轴(15)、半自动节气门(14)、限位柱(11)等控制,由于节气门摇臂(10)没有直接操纵节气门,所以设轴套(12),外径一端紧固于化油器下座(13),另一端支承着节气门摇臂(10),节气门摇臂开有限位口,使限位柱(11)活动范围只能在限位口之内。由于节气门摇臂(10)的限位口,所以油门踏板对半自动节气门(14)的开启度只有1/4,余下的3/4由发动机转速所得的气流开启力,大于可调校重锤(或弹簧)(9)的重量时,将半自动节气门拉至全开。减速时,当进气歧管真空度超过怠速真空度时,促使减速上空气孔(24)与减速空气孔(23)两孔的压力差大于弹簧(26)压力时,空气便通过球阀(25)进入气缸。弹簧压力由螺栓(27)调校。怠速快慢由螺栓(28)调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智,未经陈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1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