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动换频抗干扰报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6210339 | 申请日: | 198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8621033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24 |
发明(设计)人: | 龚泉;范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泉;范津宁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抗干扰 报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干扰的报警系统,适用于各种重要场合的报警需要。
目前生产、使用的有线或无线的报警系统报警信号的传送,都采用单一频率发送的方式,而且报警器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联系只能通过人工检测方法进行。例如1985年12月20日公布的GG852200873号专利公告中所述的报警装置及其系统,属于这种类型的报警系统。又如上海沪公报警设备公司生产的JBY系列报警系统及北京某校办工厂生产的15路无线报警系统,也属于这种类型。上述类型的报警系统虽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等优点,但由于每个报警器只采用单一频率发送报警信号,因此,抗干扰能力低,在遇到干扰时,系统就不能工作;用有线传输信号时,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报警器报警,而且,报警器出故障,或被破坏后,监控中心不能及时发现而造成漏报。这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方,如仓库、边防要地、监狱等地方,漏报是不允许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监控中心能对报警器自动进行测检,而且允许多个报警器同时报警的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报警器系统可由数百个报警器和一个监控中心组成。
报警器由定时电源、报警触发装置、接收器、选频器、并行译码器、逻辑控制电路、多频率发生器、编码器及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调制发送器组成;监控中心主要由接收器、选频器、多频率发生器,微音放大器、放大器、巡检信号调制发送器及微型电子计算机组成。
报警器可用多个频率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发送报警编码信号,以下称f1、f2……fi。在回答监控中心巡检信号时,只用f1频率发送。在报警时,首先考虑用f1发送,若f1频率上有干扰或其它报警器工作,则自动改为用f2频率发送编码报警信号,若f2频率也被占用或有干扰,则用f3频率发送,依此切换至fi、f2……fi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以防止经常使用暴露后被人干扰。
报警器的发出编码信号有两种,一种是回答监控中心巡检的编码,用多个低频信号组合而成,它只能用第一调制频率发送出去;另一种编码是报警编码,它由报警器地址码和报警特征码组成。报警特征码是反映不同类别的报警。它们都是由多个低频频率的排列或组合成。
报警器回答监控中心的巡检过程是这样的:监控中心由计算机控制先发出一个巡检开始信号,用来打开所有的报警器电源,然后再发出各报警器的巡检编码,由于各报警器中的部分接收器和选频器是长期通电的,当监控中心用无线或有线载波发出特定频率的巡检开始信号时,各个报警器收到该信号 并在选频电路输出一个信号触发定时电源,使定时电源向全机供电。随后监控中心接着按顺序发出各报警器的巡检编码。当报警器收到本报警器的巡检编码时,译码器有输出,逻辑控制电路控制f1调制发送器发送巡检回答编码信号,发送f1之后1~2秒钟,逻辑控制电路关闭电源。如果回答信号发不出,则监控中心知道该报警器出故障或被破坏,可马上进行检查。
各报警器的报警过程是这样:当报警触发装置的某一个按钮或探测器被触发,均可打开定时电源,全机通电,另一方面,触发装置产生一个信号使编码器产生一个报警特征码。全机通电之后,逻辑控制电路先从f1频率接收器处查f1是否有干扰或其它报警器工作,若无,则把本报警器中多频率发生器和报警编码器产生的报警编码用f1发送出去,若f1中有干扰或其它报警器在工作,则逻辑控制电路打开f2频率接收器,同上理,f2处于无信号,则逻辑控制用f2发出报警编码信号;若f2处有信号,则再看f3,……直至能用fi发出报警编码信号为止。在发出报警信号之后1~2秒钟,逻辑控制电路自动关闭电源。
各报警器的巡检或报警信号发出后,由监控中心的多个频率接收器接收、解调、译码后由计算机读取。译出并显示出来。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在多个报警器同时报警时,计算机也能准确地读出数据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泉;范津宁,未经龚泉;范津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10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子连杆差动疏水阀
- 下一篇:一种清纱器及纱疵仪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