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温度可控安全电热毯无效
申请号: | 86210440 | 申请日: | 198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8621044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绕线机厂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H05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文忠 |
地址: | 上海市巡***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可控 安全 电热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电热毯、褥、垫等取暖用品。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自动可控安全电热毯。
电热毯等取暖用品的使用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电热毯,由于人们在使用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睡眠状态,因而如何有效地防止电热毯使用过程中由于热量积蓄(如由于局部长时间受压而使散失的热量远小于发热线所产生的热量或由于诸如电热毯的折叠等使用不当所造成的热量积蓄)而使温度过高--即自动地控制电热毯的温度一直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要努力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现有技术中,对电热毯的温度的控制主要有下面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采用诸如热继电器等分立的限温元件,将上述分立的限温元件串联在电热毯的电热线电路中,当温度过高时,上述分立的限温元件将自动地触发与其相关联的接触器,并使上述接触器使上述电热线电路断开以使电热线停止发热,从而起到降低电热毯温度的作用。当电热毯温度重又恢复正常时,上述限温元件使与其关联的接触器重新将电热线电路接通。上述这种限温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由于采用的分立的限温元件只能与电热线的局部保持热接触,即,上述分立的限温元件(如双金属继电器)只能感应电热毯的局部的温度的变化,因而,如欲尽可能地对电热毯的每一局部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的话,就必须在电热毯的各个部分设置许多上述分立限温元件,这些限温元件串联在电热线电路中,只要电热毯的某一局部的温度过高并被其中的一个限温元件感知到的话,上述一个限温元件即可驱动与其关联的接触器并使其将上述电热线电路断开。(详见美国专利号为4,387,293的专利所公开的电热毯,该电热毯有三个限温器)。
第二种温控方法针对上述第一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采用传感器和分立的限温元件。上述传感器通常做成柔软的其结构为两层导体中间夹以负温度系数(NTC)材料的线状体,所述线状体可以同电热线并行布置在电热毯中的加热槽中以与电热线处处保持热接触。上述分立的限温元件与上述传感器的两层导体和NTC材料以及一个发热电阻串联组成一个回路,上述发热电阻和一个分立的限温元件相互热接触,并能在电热线的至少一个局部温度过高时发热,触发上述分立的限温元件使其动作,以使与上述限温元件关联的接触器将电热线与电源断开,从而起到限温的作用。
上述第二种方法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专利4,281,237。
上述第二种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即,所采用的传感器的结构较复杂,且成本较高。此外,还将使用至少一个分立的限温元件,如双金属继电器等。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温度控制装置毋需采用象继电器等分立的限温元件的结构更为简单的电热毯,这种电热毯的温度控制装置不仅能对电热毯的每一局部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而且还能对电热毯的温度进行预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毯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毯由电褥(3)和自动恒温控制装置(2)两部分构成。电褥部分包括上下两层纤维层(4)、(5),盘旋式的加热槽(6),在上述加热槽(6)中并行放置了柔软电热线和柔软的线状温度传感线,相互之间处处保持热接触但又具有良好的绝缘作用,所述温度传感线可以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柔软的正温度系数的(PTC)材料做成,也可选用灵敏度较高的负温度系数的(NTC)柔软材料。所述传感线能感知电热线上每一局部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起到控制温度的作用,这将会在下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绕线机厂,未经上海绕线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1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