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描复视诊断仪无效
申请号: | 86210481 | 申请日: | 198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86210481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部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00 | 分类号: | A61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视 诊断仪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眼肌麻痹诊断仪器。现有的眼肌麻痹诊断仪器,如赫雨时编著的《临床眼肌学》(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所记述的,有红镜片、Hess氏屏和Lancaster氏投照灯及进一步复杂完善的仪器,红镜片法查复象既繁索又不精确、而且不能定位定量。Hess氏屏Lancaster氏投照灯虽可定量。但结构复杂、操作费时、价格较贵、不便推广,进一步复杂完全的仪器功能齐全,但也更加复杂昂贵,不能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用数字定位又可定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临床使用方便的新仪器。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根据刘家琦教授在《实用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出版)中指出的:“检查时患者的头和脸必须正位,不得转动,只许转动眼球。令患者用手指或用一根棍指出复象的位置和距离,最好能在各注视方向20度内,而不要在肌肉作用的最远视野检查”的原理。把视标位等距离20度摆开就形成了有经纬交叉的90公分的平方画面,又受马世英主任对复象直接描绘的启示,按刘家琦教授讲的:“令患者注视75厘米或1米远处的燃腊或用1个10厘米长的电光灯”(实用眼科学569页),和施殿雄氏在《眼科检查与诊断》24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中讲的:“斜视角大者应缩短病人与布幕的距离”等以上三条原理,又根据患者臂长,以便于直接描绘,使患者与视屏之间保持50公分的固定距离。由患者对复象直接描绘,从而得到较准确的复象数字记录表,用以诊断眼肌麻痹的症状。
检查时患者右眼带红镜片、坐位、头放固定架上、检查顺序和注意事项与红镜片法相同。患者手持红、白两种腊笔对每个视标描绘:看成什么颜色就划成什么颜色,复象在什么位置就划在什么位置。检者根据复象所占经纬交叉点的数据与正常视标位的数据之差即病理数据,用图文两种形式记录在表上,这就达到了既能定位又能定量的目的。临时实践大约5-10分钟即可完成检查,比红镜片法(30分钟)Hess氏屏(30-40分钟)都快得多,由患者直接描绘误差小,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参照图1、2、3、4、视屏①由空木盒③、其上贴着划有经纬线的黑纸-(13)、和装在木盒③前的玻璃板(14)组成。空木盒③是用三合板做成的:90×90×5公分的空木盒,黑纸(13)上绘上浅色的经纬线贴于空木盒③的前面。纬线可用一个臂长50公分的园规划出,经线可按园周360度角等分划成。在经纬交叉点的:
29°×135° 20°×90° 29°×45°
20°×180° 0°×0° 20°×360°
29°×225° 20°×270° 29°×315°
九个交叉点上开一个0.5×1.5公分的长方口以便露出荧光灯管,这就是正常视标位②和数据黑纸(13)外装一块玻璃(14)做为保护屏和患者自描复象时的描绘板。空木盒③内分为九个空格、各格之间用隔板(11)隔开,在每一个空格内装一个3瓦冷阴极荧光灯管⑩、引出导线装上九个开关(12)、开关(12)装于空木盒③的背面左上角,视屏①整体垂直固定在底座④上,在底座④上距视屏①前平面50公分处垂直装一头部固定架,头部固定架由金属或非金属的园柱⑤、用螺丝⑦夹紧在立柱⑤上的颌架⑥、尼龙扣带⑧和前颚止动弓⑨组成,前颚止动弓⑨固定在立柱⑤的上端。用尼龙扣带⑧、前颚止动弓⑨和颌架⑥可将患者头部固定在头部固定架上,以便于正确检查。颌架⑥可用调节螺⑦在立柱⑤上移动以适应不同患者,检查操作时医师按顺序逐一开启和关闭荧光灯,不需要问,只要患者如实划来就行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部中心医院,未经航天部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1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