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解治疗仪用电源电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210832 | 申请日: | 198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8621083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绍清;胡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南皮县店子镇医疗器械厂 |
主分类号: | A61N1/00 | 分类号: | A61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河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治疗 用电 电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解治疗仪用电源电路装置。
根据电解治疗的原理,当使皮肤某处与电解治疗仪的阴极相接触,并同时使皮肤的另一处与阳极相接触时,由于电场力的作用,人体体液中的氢氧根离子(OH+)便向阴极移动,并在其附近形成很高的浓度而形成碱性区,使阴极附近的组织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或美容的目的。
可采用市电电网的交流电经适当电路装置降压并整流后对上述电解治疗仪进行供电。但当这样做时,由于降压用的变压器存在初、次级间发生短路的危险,因此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就会在变压器一旦发生这样的短路时使接受治疗者受到强烈的电击,乃至发生危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的电解治疗仪用电源电路装置,该电解治疗仪包括持针器和作为阳极的大面积皮肤接触式电极,上述持针器上固定有作为阴极的针,通过在治疗中把作为阴极的针扎入患者的需治疗部位,从而使患者体液中的氢氧根离子(OH+)向针所在部位移动并在此聚集而在该部分形成碱性区,从而使该部位处的组织坏死而达到治疗或美容的目的。该电源电路装置包括变压电路和交流——直流变换电路,上述变压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变成具有所需电压的交流电流,而上述交流——直流变换电路将上述变压电路输出的上述具有所需电压的交流电流变为直流电流,其中上述变压电路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第一变压器的初级与上述输入交流电流相连,第二变压器的次级则上述交流直流变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且第一变压器的次级与第二变压器的初级互连并离地悬空。
下面,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描述是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是可以对下面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动的。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电解治疗仪电源电路图。
当借助图1的电源电路对电解治疗仪进行供电时,把该电源电路的负输出端n接到电解治疗仪的针上,而把该电源电路的正输出端p与阳极27相连,并在治疗中使该阳极27与患者的非治疗部位大面积接触(一般是让患者用手握阳极)。
在图1的电解治疗仪电源电路图中,当电解治疗仪采用交流供电时,扳动形状K,使b与a、b′与a′相连,此时,市电的220V电压经过两级变压器B1、B2组成的降压电路20被降压到所需要的电压,并由交流——直流变换(如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26变换成直流,经过象由可变电阻R1、电容C、二极管D组成的调节电路23的调节后,成为具有治疗所需电压的直流电。为了防止患者在针插入时受到电刺激,设置了可变电阻R2。在将针插入患者时,先调节R2,使持针器25的针(阴极)与手握电极27(阳极)之间的电势差为零,在针扎好以后再逐渐地调节R2,使针与手握电极27时的电压逐渐增至治疗电压。持针器25上可设置微调电阻R3,以在治疗中进行电压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南皮县店子镇医疗器械厂,未经河北省南皮县店子镇医疗器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1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滚珠旋压模具
- 下一篇:青少年正确姿势保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