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假捻差异张力纱无效
申请号: | 87100109 | 申请日: | 198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109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9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拉森·纳尔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雒英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异 张力 | ||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改进的假捻纱,更确切地说是涉及到采用聚酰胺和聚丙烯纱以制造最低限度的可察觉方向性的起圈地毯以及制造这种纱的方法。
起圈地毯一般是在族绒机上制造的。该机有许多针,每根针上穿有一根绒头纱,纱通过背衬织物刺入,当针抽回时就在该处形成一个绒圈。如此重复,则沿着背衬前进的长度方向形成条条绒圈的直线。当传统的绒头纱无捻或有平衡股捻时,若沿着织物的长度方向和横方向看,地毯显示出有差异,因为这两个方向的绒头几何外形是不同的。这种现象即所谓方向性。此外,无论从那个方向看,这些毛圈都排列成很明显的行列。
这种方向性通常要求在给定场所的所有地毯必须按同一方法拼接;不然,联接两块不同方向的地毯就会看出不均匀性。
当背衬前进时,将针排横向地左右移动可以使这种明显的行列减少到一定程度,(“超针距簇绒”),但这却需用更为昂贵的簇绒机,而且不能完全消除上述问题。
很多流行地毯的式样要求将两根或更多的单独的卷曲纱进行合股加捻以生产一种比常用单纱更粗的纱或者使加捻产品的外观更均匀完美。有时将两根或更多的不同颜色或异染色性的纱捻合在一起以形成多色效应。这种股捻工艺是很昂贵的,因为离心力限制了大卷装供料纱筒互相转动的速度,结果只能得到相当低的纱线线速度,约40-70码/分(37-64米/分)。
已知当两根或更多的纱在不同张力下合股加捻时,处于最高张力下的纱会迁移到股线的中心,而那些处在较低张力下的纱则露在表面,呈螺旋状绕在较高张力“芯”纱的周围,当纱线具有不同颜色或光泽时,会造成一种“理发店招牌柱”状的外观。这样的“芯”一般是不希望的。
美国专利第3427647号公开了一种有点相似的方法,以将纱围绕着假捻芯上,其中包绕纱相对于芯纱前后迁移,造成超包绕区域。这种区域一般在地毯用纱中是不希望的。由于包绕纱常常是粗旦的,而超包绕区的直径很可能非常大,致使在簇绒机的管子和排针上造成喂料问题。
本发明发现了一种用于起圈地毯的卷曲聚酰胺或聚丙烯纱的复丝,它至少含有一根连续卷曲的复丝芯纱和至少含有一根连续卷曲的复丝包绕纱,其特征是包绕纱丝要比芯纱丝长1-14%,并在芯纱上形成随机的螺旋圈。另外,此纱的又一特征是包绕纱中的一些丝彼此互相轻度联结,包绕纱的柱形膨松度约为芯纱的70-85%。一定长度的切断纱经煮沸后至少每英寸有一个捻度(39捻度/米),最好是每英寸有二个捻度(79捻度/米)。
本发明的产品包括一根或多根膨体连续丝芯纱沿着复合纱的轴向排列,在其周围至少部份地包有一根或多根膨体长丝包绕纱,该纱顺序地以随机的螺旋圈包在较短的芯纱的表面,如图5A所示。可以观察到此纱在约180℃时,在张力下,包绕纱已基本上接触到芯纱。当切取一定长度的纱沸煮后,该复合纱至少每英寸有一个捻度(39捻度/米),对于聚酰胺纱最好至少每英寸有二个捻度(79捻度/米)的单向捻。包绕纱的柱形膨松度相对于芯纱的膨松度的要求;聚酰胺最好在70-85%,而聚丙烯最好在70-90%。该纱的膨松卷曲伸长约为20-40%。这种纱还含有少于10%的不卷曲长丝,这种不卷曲长丝可以是抗静电的。
这种纱束可能基本上没有真正的纱捻度,这不排除可能在处理纱束时偶然发生的小量捻度,正像纱束以传统的方式从一个固定的卷装(如筒子架)退绕时发生的一样。每3厘米含有不多于一个真捻时,认为基本上是无捻的。
制做这种用于起圈地毯的卷曲复丝纱的工艺步骤如下:(a),至少喂入二根卷曲的聚酰胺或聚丙烯复丝纱,该纱是在不同张力下以假捻状态通过加热区的;(b),用饱和蒸气加热假捻纱;(c),将纱假捻。
至少一根卷曲复丝纱可以在大约为0.02-0.25克/旦(gpd)积极式张力下喂料,以及至少另一根卷曲复丝纱可以在比第一根低约0.012-0.16克/旦的积极张力下喂料,两根纱通过一加压饱和蒸气加热区,在此,至少表面的长丝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足以使复丝定型成为假捻的包缠构型;此时纱被假捻,较低张力的纱以随机回复的螺旋圈状包绕在较高张力纱上,且在加热时径向压缩,然后通过一假捻装置而被卷绕到卷装上。
第一根纱的张力最好在0.04-0.16克/旦之间,第二根纱的张力最好比第一根低0.032-0.10克/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