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船拖采蛏机无效
申请号: | 87100138 | 申请日: | 198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138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鸿林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拖采蛏机 | ||
船拖采蛏机属于水产捕捞机械。
现有的蛏用手工采收,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收获量低;采用膈膜泵吸蛏(《渔业机械仪器》1983年第一期P42),蛏的破碎率高,泥蛏未能分离,滩涂损失严重,船速不易控制,产量不高,且未能采集栖于洞穴深处的蛏。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一种不但能采集在滩涂上表层的蛏,而且能同时采收栖于洞穴深处的蛏,采集的蛏基本无破碎,泥蛏能基本分离的船拖采蛏机。
根据发明,该任务是按下述方式得到解决:均与水管相连的,上有喷水孔的上起蛏部和前有喷水隙缝的下起蛏部,隙缝前方有一能平切滩涂的切刀构成的双层起蛏部,其与目前而后向上微斜的滤泥材料为底板的滤泥部前端框边相连,滤泥部后端框边与能暂蓄蛏,底部为平板的蓄蛏部相连,蓄蛏部的后端框边连接网头有束挂,网尾装配钢圈的网衣束的收蛏部,起蛏部、滤泥部、蓄蛏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能进行相对位置调节并控制吃土深度均衡的翅板。
发明的船拖采蛏机能同时采收栖于洞穴各层位置的蛏,采收的蛏基本无破碎,无遗漏,泥蛏能基本分离,水土流失少,生产效率高,且能兼采其他滩涂贝类。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船拖采蛏机立体图;
图2.采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图1.中,水泵抽水后从三通头打入双层起蛏部的水管,水又分别通过水管左右两端垂直向下,横截面呈弓形的水管(4),流入上有喷水孔横截面为近似三角形,两端分别连接于水管(4)的后部下端的喷水柜即上起蛏部(1)和前有喷水隙缝,横截面为近似直角三角形,两端分别连接于水管(4)前部向下延伸部份的下端的喷水柜即下起蛏部(2)。随着船只的拖曵前进,连接于双层起蛏部左右两边水管(4)的前边分别平伸出直角三角板(防止水力和蛏向外扩散)的前底角,与下起蛏部(2)的隙缝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隔一段距离的切刀(3),于择定的吃土深度把滩涂平切,[由双层起蛏部、滤泥部(5)、蓄蛏部(6)的左右两侧,前部呈弧形的翅板(8),通过螺栓装配进行相对位置调节并控制均衡。]
鉴于蛏的生活习性,涨潮时爬上穴顶摄食,而在繁殖季节,体弱或受外界影响时,多栖于洞穴中下层位置。那么在图2中,水力从下起蛏部(2)的隙缝前冲,将切刀(3)的滩涂切缝扩张,并把栖于洞穴中各层位置的蛏顶托出穴口。
又在图1.中,船拖采蛏机随着船只的拖曳前进,上起蛏部(1)把托出穴口的蛏犁收,滩涂层从上下起蛏部之间的空档漏移;其水力从前水孔自下而上冲散,顶托滩涂蛏,从后水孔自前而后向上微斜推梳滩涂蛏。
双层起蛏部与滤泥部(5)的前端框边通过螺栓连接;随着船只的拖曳前进,滩涂蛏进入滤泥部(5)的梯形盒体中;在浮力和相对运动的作用下,滩涂从自前而后向上微斜的钢板网滤出,而蛏向后位移。
滤泥部(5)的后端框边通过螺栓装配,与能暂蓄蛏,底部为平板且前部呈弧形(防止淤泥)的蓄蛏部(6)连接;随着船只的拖曳前进,经滤泥部(5)分离滩涂后的蛏移入蓄蛏部(6)的箱体中。
收蛏部(7)的网头束挂绳系于船上,装配钢圈与吊纲的叉纲相连接。吊纲由船上起重设备操纵。当蓄蛏部(6)蓄至一定数量的蛏时,解开挂绳,放松束挂;随着船只的拖曳前进,在浮力和相对运动的作用下,蓄蛏部(6)的蛏过网头束挂处,再行束挂,以加速蛏的后移打入吊包,由起重设备将吊包中的蛏吊于船上,解开网尾口活络扣,卸蛏于船上,又复之,把采集到的蛏连续地吊到海面上的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鸿林,未经陈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少疲劳低差错的简易型高效校对机
- 下一篇:测量和控制头发湿度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