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醇类燃料进气蒸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100260 | 申请日: | 1987-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26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善忠 |
主分类号: | F02M31/18 | 分类号: | F02M31/18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樊庆年 |
地址: |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蒸发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个汽油发动机改用醇类燃料的专用进气蒸发装置。
目前,现有技术的汽油发动机只能使用汽油,而汽油的世界性短缺趋势是难以改变的。现有技术的醇类燃料发动机则只能使用醇类燃料,局限性大。尽管已有供汽油发动机使用的汽油甲醇混合燃料,但混合不够理想,使用不够方便,经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个结构简单,可以与现有的汽油发动机配套,且不改变现有汽油发动机基本形态的醇类燃料的进气蒸发装置。
本发明说明的醇类燃料进气蒸发装置,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经过改装的空气滤清气,其改装办法是在现有技术的滤清气滤网外面增加了厚度为3至8毫米的聚胺脂泡沫或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的类似物质,第2部分是醇类燃料汽化器,它与现有技术的汽油机化油器不同点在于,所说的醇类燃料汽化器按2.287倍的空燃比缩小了空气进口。按0.7至1.2的比例确定供醇量孔。增设了控制阻风门的真空自动调节装置。浮子室内设置了防沸板以防醇燃料的遇热沸腾。在醇燃料汽化器与进气歧管的联接处,装设了厚度为20毫米至40毫米的绝热垫。第3部分是利用废气余热的保温装置,可以用螺栓固定在进气歧管及排气歧管之间,进排气歧管最好用并体式结构,利用排气余热对进气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现有技术的汽油发动机在改用不含汽油的醇类燃料时,不需做复杂的技术调整,而且安装简便,不改变原发动机的技术操作方式,亦不影响原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性能。使用醇类燃料,包括甲醇和乙醇,消耗量与汽油相比,在同一技术要求下两者相等。也可使用甲醇含氧燃料及甲醇混合燃料(不含汽油)。使用时燃烧完全,废气毒性排放低于汽油。
附图是符合本发明主题思想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现以解放牌CA10C汽车发动机为例说明如下:
空气滤清器(14)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装,在其滤网的外面,增设了厚度为3至8毫米的聚胺脂泡沫①。醇类燃料汽化器(15)可起汽油机化油器的作用,其不同点在于,按2.287倍的空燃比缩小了空气进口②,按0.7至1.2的比例确定供醇量孔⑨,增设了控制阻风门③的真空自动调节装置④。在浮子室⑦内设置了防沸板⑧。在醇类燃料汽化器(15)与进气歧管⑩的联接处装设了厚度为20毫米至40毫米的绝热垫⑥。利用废热的保温装置(16),用螺栓(11)固定在进气歧管⑩和排气歧管(12)之间。
当发动机启动时,节气门⑤开启,在真空吸力作用下,新鲜空气通过聚胺脂泡沫①进一步滤杂质后,在空气进口②处加快了流速,把供醇量孔⑨流出的醇类燃料散成雾状进入进气歧管⑩。由于进气歧管⑩先提高了温度,使被雾化了的醇类燃料遇热蒸发,与空气进一步混合成可燃混合气体,进入气缸,在气缸内被电火花点燃后燃烧,发动机启动。
发动机提高转速时,由于节气门⑤开启,其下方的真空程度降低,真空自动调节装置④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并操纵阻风门③至开启位置,从而加大了空气进量,降低了可燃气体的浓度,增加了可燃气体的数量。此时,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口(13)排出。由于排气歧管(12)与进气歧管⑩并体,废气排放过程中的余热提高了排气歧管(12)的温度,在保温装置(16)的作用下,进气歧管⑩也同时提高了温度,以适应大量进入醇类燃料迅速蒸发的需要。
当发动机降低转速至怠速运转时,节气门⑤关闭,其下方的真空程度增加。真空自动调节装置④在真空的作用下,克服了弹簧的张力,拉动阻风门③转动一定角度,以便限制空气的进入。醇类燃料汽化器(15)只向发动机供应可维持发动机运转的少量可燃混合气体。由于废气的排放量减少,排气歧管(12)的温度下降,但在保温装置(16)的作用下,进气歧管⑩的温度下降缓慢,进而保证了醇类燃料在其内的有效蒸发。
在进气歧管⑩处于高温状态时,绝热垫⑥隔绝了向醇类燃料汽化器(15)的热传递,使醇类燃料汽化器(15)的温度保持在不使醇类燃料沸腾的温度范围内。但当发动机停止运转后,温度将急速升高,醇类燃料进气蒸发装置均处于足以使醇类燃料沸腾的温度范围内。而设置在浮子室⑦内的防沸板⑧可以防止浮子室⑦内醇类燃料的沸腾,保证了在下一次热启动时醇类燃料的正常供应。
为保证冬季发动机的冷启动性能,保温装置(16)对进气歧管⑩可采用3种加热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一种是电加热,另一种由离子加热,再者由人工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善忠,未经高善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