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固、液三相流高浓度管道输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7100296.5 | 申请日: | 198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6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荣;邹履泰;章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53/00 | 分类号: | B65G5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绍军,梅俊祥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浓度 管道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多相流管道输送技术领域。
目前对横向管道输送技术研究极少,最有代表性的是匈牙利Banhida发电厂正在运行的气、固、液三相流工业管道系统,输送管长不超过2公里(见《多相流管道输送》译文集和《赴匈牙利发电厂除灰考察报告》)。
该系统输送固体物料的流动介质是以气体为主,液体为辅。加气方式是在泵的进口前面进行加气,因而需购置较大功率的仑式泵系统,基建投资较大。由于该系统加气量大,气体在管道内沿程发生严重膨胀,使管道输送阻力沿程增加,因此,固体物料输送距离较短,最大不超过两公里,不适宜长距离输送,经济效益低。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情况而研制的一种减阻、节能、且适宜长距离输送的“新型气、固、液三相流横向管道输送系统”。
参见本发明的附图,其中:
图1,表示各浓度下流速与最佳加气量比值K3关系图。
图2,表示加气管埋设位置布置平面图。
图3,表示加气管埋设位置正面图,
图4,表示三相流的水力坡降iogs最佳加气量比值K3关系图。
此图在重量浓度为Cω=42.95%情况下。
曲线8的平均流速为Vpj=4.65m/s
曲线9的平均流速为Vpj=3.35m/s
曲线10的平均流速为Vpj=2.01m/s
曲线11的平均流速为Vpj=1.31m/s
图5表示加气管固定支架
新型气、固、液三相流横向管道输送系统由浓缩池、泵、加气管(3)、法兰盘(1)、控制阀(2)及液固两相流输送管道(4)等部件组成,且输送固体物料的流动介质是以液体为主,气体为辅。加气管长度由进口段(7)长为300毫米、加气量安全控制段(5)长为1000毫米、加气管位置固定段(6)长为300毫米及出口段(3)长为300毫米等部件组成。
该系统加气位置距泵出口处约20-40米处,其加气管与液、固两相流管为裤衩形,加气咀为抛物曲线,并且加气管管轴与浆体输送管道轴线顺水流方向的夹角(α)为-0.5--0.45度(如图3)。在该范围内微小气珠沿管断面分布较均匀,减阻效果较好。
加气量是三相流减阻效果的关键。加气量大小,直接影响其减阻效果。由实验可知,三相流的水力坡降iogs与加气量比值K3(K3=加气量/三相流总流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大致为一条向上凹起的曲线,存在极小点,该点iogs值最小,对应该点的K3即为该浓度流速下的最佳加气量比值K佳,此时其减阻 效果最佳。
三相流输送流速(Vogs)与最佳加气量比值K3的关系呈向上凹的曲线(如图1)。随着流速减小,最佳加气量比值K3增大。
气量输入管道,必须施加一定压力,该压力与固、液两相流输送压力有关。因此,三相流输送浆体时施加多大压力将会影响减阻效果。本发明所施加的加气压力一般高于加气孔处浆体压力的20%左右。
按照上述方式制造的新型气、固、液三相流横向管道输送系统具有节电、节水,减轻管道磨损以及防止管道堵塞等优点,适宜长距离输送。不仅对现有两相流设备改造方便,且见效快,投资少。据室内试验,本发明与现有两相流设备相比,可节约电能60%左右。
下面以粉煤灰的输送为例,进一步说明新型气、固、液三相流横向管道输送系统的减阻效果,由实测可知,对浆体流速含灰浓度的变化,其减阻效益如下:
a)高浓度(Cω≥34.45%),小流速(Vpj=1.1~1.35m/s)最佳加气量比值K佳为5~7%时,三相流比固、液两相流的减阻值为70%左右。
b)低浓度(Cω≤13.8%,大流速(Vpj≥4.3m/s),K佳=1.1~1.4%时,减阻值为9~13%。
c)在其它浓度与流速的组合条件下,减阻效果为1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未经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