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钢件活化催渗气体快速渗碳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0494 | 申请日: | 198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494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施教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摩托车厂 |
主分类号: | C23C8/22 | 分类号: | C23C8/22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亚平,陈宝琴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化 气体 快速 渗碳 | ||
本发明属钢件的化学热处理方法,特别是钢件活化催渗气体快速渗碳的方法。
通常气体渗碳法,钢件装入渗碳炉后,加大渗剂流量,尽快排除炉内空气,得到渗碳气氛,认为若排气不好,会引起钢件表面氧化,影响渗碳层的均匀性,並造成渗碳速度慢,渗层含碳量低等缺陷。钢件入炉前,都要进行除去油污和铁锈的工作,但即使对钢件表面仔细地除油除锈成为“洁净表面”,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层钝化膜,严重地影响了对渗剂的分解和活性碳原子的吸收作用。这样使渗碳工艺周期长、能耗大,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常规的渗碳炉的情况下,寻求一种气体快速渗碳的新方法,使渗碳的工艺周期缩短,操作简便,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法是钢件入渗碳炉后,通入小流量的渗碳剂(任何种类的渗剂),炉内形成氧化气氛,在逐渐排气和钢件温度逐渐上升的过程中,钢件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氧化膜(Fe3O4),然后逐渐加大渗剂流量,渗剂流量以排气孔不产生明显黑烟为宜,排除炉内空气,使炉内形成渗碳气氛,此时钢件表面的氧化膜很快被炉气中的氢等还原得到分解CO、CH4等的活泼触媒-初生铁,使钢件表面形成活化状态的洁净表面。活化状态的初生铁强烈的吸附及催化作用,在较小的能量状态下促使渗剂分解,有效地提高了钢件表面的活性碳原子浓度。活化状态的初生铁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吸附的活性碳原子进一步浸入晶格被铁吸收(溶解和化合),获得很高的表面碳浓度梯度,进而使碳的扩散得到加速,整个渗碳过程在较短时间内就可完成。钢件的氧化、还原、渗碳和扩散等几个阶段都在渗碳炉中一次完成。
本发明修改了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控制得当,装炉时带入的空气对催渗有很大作用。采用了先氧化,再还原,后渗碳的方法,使渗碳的工艺周期比通常的滴注式气体渗碳的工艺周期缩短40%,渗剂节约44.2%,节电26.7%,且减少设备磨损,使生产成本下降。同时,钢件的质量合格率达100%,硬度在HRC60~64,渗层组织达到JB1673-75的标准,马氏体别为2~3级(如图2所示),炭化物为一级(如图3所示)。
图1为钢件活化催渗气体快速渗碳工艺曲线。
图2为马氏体级别图片。
图3为碳化物级别图片。
以下,结合附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设备采用RJJ-75-9T井式气体渗碳炉,渗剂为煤油,每100滴渗剂3.8毫升,渗碳深度1.04毫米。
1.准备阶段:将洁净的钢件装入料筐或夹具中,钢件之间疏密一致並留有5~10毫米间隙。
2.氧化、还原、排气阶段:渗碳炉温度升至920℃时,把装有钢件的料筐或夹具装炉,装炉完毕后,以每分钟25~30滴的流量滴入煤油,15分钟后(视装炉量定),从观察孔可见料筐暗红色,筐内钢件黑红色,这时,钢件表面的氧化膜已基本完成。然后,放入试棒,将渗剂流量从每分钟30滴逐渐加大到每分钟200滴,使炉内空气逐渐排出,从而,同时使氧化膜还原成初生铁。
3.渗碳阶段:钢件入炉60分钟后,炉温上升至920℃,将渗剂流量加大到每分钟180~220滴(视装炉量调整)进行渗碳。
4.扩散阶段:钢件渗碳2小时后,降低渗碳滴量至每分钟120滴,使炉内碳势降低,进行扩散。
5.降温出炉:出炉半小时,取出试棒,测定实际渗层,达到要求后降温,渗剂流量降到每分钟60滴,直接淬火的钢件降温至860℃左右出炉淬火,重新加热淬火的钢件炉温降至880℃出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摩托车厂,未经云南省摩托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