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圆形旋转发动机或圆形空气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87100614 | 申请日: | 198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614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31 |
发明(设计)人: | 于杰;王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杰;王秦 |
主分类号: | F02B75/00 | 分类号: | F02B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旋转 发动机 空气压缩机 | ||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内燃机,与公知的往复发动机相比它具有:
1.结构简单:省去了往复发动机的曲轴、配汽凸轮、配汽阀、分电器等装置
2.工艺性好,这种发动机除活塞、单向制动器外,其它零件都是标准齿轮和园。
3.功率大:经计算指示升功率达273马力/升,比往复发动机大得多。
4.与同功率的往复发动机相比油耗低。
5.与三角旋转发动机相比密封好,解决了三角旋转发动机的一个致命弱点。
就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说明:
图1是图2的Ⅰ-Ⅰ剖视图、图2是图1的Ⅱ-Ⅱ剖视图、图3是图1的Ⅲ-Ⅲ剖视图、图4是图1的Ⅳ-Ⅳ剖视图。
图中(1)(2)是旋转活塞、(3)是缸体、(4)是支承轴、(5)是左缸盖、(6)是带齿轮和制动圈的右缸盖、(7)是输出轴、(8)是左支承盘、(9)是双联控制齿轮(附有控制园环)、(10)是活塞(2)的输出齿轮、(11)是扭簧、(12)是右支承盘、(13)是齿轮、(14)是齿轮、(15)是顺时针单向制动器、(16)是反时针单向制动器、(17)是小轴。
见图1、图2和图3,活塞(1)的左端与左缸盖(5)联成一体,右端与带齿轮和制动圈的右缸盖(6)联成一体。活塞(2)与轴(4)及输出齿轮(10)通过键联接可同步转动。带缺口和附有可开关顺时针单向制动器控制园环的双联控制齿轮(9),分别与右缸盖(6)上的齿轮和支承轴(4)上的齿轮(10)啮合,并通过键联接在轴(7)上(支承在支承盘(8)、(12)上的)。输出轴(7)的右端用键联接齿轮(13),齿轮(13)与齿轮(14)啮合并输出动力。单向制动器(15)、(16)和扭簧(11)分别套装在各自的小轴(17)上,在扭簧(11)的作用下单向制动器(15)、(16)与右缸盖上的制动圈接触,8个小轴(7)又分别装在支承盘(8)和(12)上。
见图2压缩在Ⅰ室的混和汽燃烧推动活塞(1)顺时针转动;在反时针单向制动器(16)的作用下活塞(2)相对静止。活塞(1)在转动作功的同时排出了上一循环Ⅱ室的废汽,Ⅲ室吸进混合汽,Ⅳ室内上一循环吸进的混合汽被压缩。活塞转过180°完成了往复式发动机要在曲轴转过720°才能完成的4个过程。活塞(1)转动时(见图2、3、4),双联控制齿轮(9)上的控制顺时针单向制动器(15)的控制园环的凸起部分打开了顺时针单向制动器(15),使单向制动器(15)与右缸盖(6)上的制动圈脱离,保证了活塞(1)顺时针转动。右缸盖(6)上的齿轮带动齿轮(9)反时针转动时,齿轮(10)两边的4个单向制动器与齿轮(10)上的制动圈接触并锁住了齿轮(10)的两个旋转方向。双联控制(9)(见图4)的缺口(无齿部分)正好与齿轮(10)啮合,这样双联控制齿轮(9)的转动暂时与齿轮(10)无关。当活塞转到图2中1′位置(划双点划线位置)时,图4中的双联控制齿轮(9)已转过缺口部分,并与齿轮(10)啮合带动(10)转动,与此同时双联控制齿轮(9)上的控制顺时针单向制动器(15)的控制园环的凸起部分打开了顺时针单向制动器(15)〔这时右缸盖(6)上的齿轮右端和齿轮(10)左端上的间歇离合器碰上〕。在双联控制齿轮(9)的作用下,活塞(1)和(2)同步转到图2的位置上,此时活塞(1)、(2)已经换位。这时双联控制齿轮(9)相对右缸盖(6)上的齿轮,已转到了缺口(无齿)部分。双联控制齿轮(9)上的控制单向顺时针制动器(5)的控制圆环,也转到凹下位置,单向顺时针制动器(15)落下并与右缸盖(6)上的制动圈接触。火花塞打火,点燃混合气推动活塞(2)顺时针转动,开始第二个循环。
经计算得知该发动机升功率达274马力左右,下面列表比较几种国产发动机升功率。本发动重量估计为30公斤左右。
型号 总工作容积 功率 升功率
马力/(转/分) 马力/(转/分)
卡车、解放 5.55 110/4000 19.8
吉普、天津 J210 2.455 70/4000 28.6
上海 SH211 2.29 75/4000 32.8
北京 212 2.455 75/4000 30.5
轿车、上海 2.23 90/4000 40.3
红旗 CH733 5.65 220/4400 39.5
园形旋转发动机 0.338 90/3000 2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杰;王秦,未经于杰;王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