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式通用手柄无效
申请号: | 87100715 | 申请日: | 198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715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杜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谏 |
主分类号: | A63B49/08 | 分类号: | A63B49/08;A63B53/14;B2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通用 手柄 | ||
本发明为一新式通用手柄。可用于各种物品,而以球拍、球棒、刀剑为主。目的在于加强手柄之功能,使手上的力量和灵巧得到充分的发挥。
现在使用的手柄,基本上为一直棍或接近于直棍形,与我们天生的手指是不能合拍的,因而也就不能把手上的力量和灵巧全部发挥出来和全部传递出去,存在着严重的力量和灵巧的浪费问题。
仅以羽毛球拍为例说明之:
1.不灵活
拍柄为一直棍式扁八边形。当手指旋转球拍时,既嫌直径太长,且无辙可循,因而不能调节拍形到各种不同的角度。
2.无力量
(1)拇指不仅有一个与食指、中指之间的相互钳持之力,而且还有其自身的向前冲击之力,而这个分力在直棍似的拍柄上是发挥不出来的。因而羽毛球反手扣球时,每扣一次则拇指必向前滑出一块。
(2)当球拍挥动时,必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而直棍式拍柄毫无阻拦,易于滑出。因而手指必须付出无谓的握力以防止球拍出手。
(3)当手掌对拍柄之宽面用力时,没有明显的着力点,因而不能有效地发挥握力。
(4)由于拍柄宽度之中心线与拍面同向,击球时不是使用刀刃(拍框),而是使用刀帮(拍面)击球,因而无力。同时正反手必须使用球拍两面击球,手指调节拍形的动作较大,因而缓慢。
针对上述之缺点,本发明(见附图)特采取如下之措施以克服之:
首先,将拍柄之前端作成一横向的、边缘为圆弧形之扁圆球体(1),其上方为冠状加固体(5),其下方则通过较细的颈部以与半个左右之扁椭圆球体(或正椭圆球体)(2)相连接。然后经过一段普通手柄(3)后再与一凹凸相间的十字齿轮形手柄(4)相连接。连接时拍柄宽度之中心线与拍面相垂直,成90°立交式。
采取上述措施后,则拇指和食指不仅可以通过较细的颈部以便于自由地旋转球拍,且可套上颈部,使球拍不易出手。同时拇指自身向前的冲力被横向之扁圆球体所拦截,终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由于拍柄后半段为十字齿轮形,手掌便可以对其各个角度均衡地用力。再加上拍柄宽度之中心线与拍面相垂直,正反手均可用球拍之一面或两面击球,既迅速而有力。
如上所述,可见新式通用手柄的优点是:1.灵活;2.有力。
下面,再就一些具体应用问题加以说明:
1.本发明用于各种球拍时,拍柄与拍面之衔接如不采用立式结构(拍柄宽度之中心线与拍面相垂直)。或者后半段不采用十字齿轮形,即为本发明之简单型。
2.本发明用于圆棍形(或正多边形)手柄,则以正椭圆形球体(2)接圆形手柄(3)再与正十字齿轮形手柄(4)相连接。
3.为了防滑,可以将扁椭圆球体(2)和一般手柄(3)作成凹凸相间的齿轮形。(齿形、齿数、齿深不拘)。
4.本发明用于乒乓球拍,则须将妨碍手指对拍柄转动的拍面去除之(6)。并在扁圆球体之上方设一冠状加固体(不拘大小、形状)(5)。
5.本发明用于其它物品时,除扁圆球体和扁椭圆球体之特征部位外,其它部位可以任意变化。或沿袭旧例,或另辟蹊径均可。
6.本发明所云连接者,仅指其形状之连接而言。
7.本发明对准确度、数据以及比例之差异要求不高。稍有参差,当不得视为不在本权力保护范围之内。
8.本发明付诸生产,则应有大小型号之不同。
附图1为乒乓球拍正面平视、立视图。图2为侧视图。比例1∶1。单位:厘米。图中拍面不变部位略去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谏,未经杜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