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两个塑料构件的偶联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0830 | 申请日: | 198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83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9 |
发明(设计)人: | 京免纯辅;坂口真幸;梶原秀贵;松本圭司;西谷宪三;川村喜纪;石原胜郎;田中政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保田铁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B7/02 | 分类号: | F16B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个 塑料 构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将两个塑料管状件偶联,以组成阀门、接头与管道装置一类机械部件的方法。这两个塑料管状件上分别有环状突起部分或者环状沟槽,通过在此环状突起部分与环状沟槽间的嵌接而直接偶联,同时,将围绕此环形沟槽的一个部分通过加热完全软化成弹性体,这样就能产生很高的偶联精度、大的结合力与耐久性。
在组装隔膜系统阀门时,是将图9A中的螺栓F或图9B与9C中的筒形螺钉G用于两个塑料构件上。在组装一闸阀时,用图10A中的螺栓F、图10B中的筒形螺钉G以及图10C中的联接圈R,将一些管状件组装成一阀门与一操作机构。在上述的任一种情形中,组装的费用较高,而偶联的部件将因粗厚的结构而增强,从而使这种偶联部件在局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裂纹。这是因为,此种塑料构件中的刚度过高,以至在局部上因损失柔性而产生裂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将两个塑料管状件偶联组装成机械部件,由此构成各式阀门、接头与管道装置。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将分别设在两个塑料管状件上的环形突起部分与环形沟槽直接偶联,从而使这类构件不需使用许多螺孔与螺栓、带大量螺距的筒形螺钉或金属的联结圈。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出一些有数值关系的临界条件,用来控制两个塑料管状件在管状件的软化弹性状态下偶联过程中的变形运动,使此环形突起部分与环形沟槽通过它们之间的直接嵌合而直接偶联。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此直接偶联过程中变形运动的方法,使这种过程控制能使绕该环形沟槽的部分,能随着此环形突起部分的插入运动,按弹性动力学原则沿径向作扩展运动而顺轴向作弹性运动,从而获得很高的偶联精度。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此两个塑料构件直接偶联的方法,并在建立起成功地完成这种偶联过程的条件同时,也建立起能使直接偶联部件具有高精度、高结合力与高度耐久性的条件。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将一些塑料部件偶联,用来组装成闸型阀、隔膜系阀与联合型接头一类管道器件,并根据各种使用目的使其分别成为紧配合、永久性配合或松配合等。
图1以截面图示明用本发明方法组装的一种闸阀;
图2A、2B和2C以截面图示明将本发明方法用于图1中的偶联过程;
图3以部分截面图表明在上述偶联过程开始时的两个构件;
图4与5分别表示异于图3的其它例子;
图6A、6B、6C、6D与6E以部分截面图表明,在前述环形沟槽的周围部分上以数值关系显示的临界条件。
图7A以截面图示明据本发明之方法组装的隔膜系统阀门;
图7B与7C以部分截面图分别表明此偶联过程的中间与最后状态;
图8A与8B分别表示异于图7A的其它例子;
图9A、9B与9C表明传统的隔膜阀组合件;
图10A、10B与10C表明传统的闸阀组合件。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参看图6A-6E,当上面形成有环形沟槽12的阴塑料管状件5被一上面形成有环形突起9的阳塑料管状件8插入,而且是沿轴向插入以使此沟槽与突起部分偶联和嵌合时,在径向上的扩展运动与轴向上的弹性运动,将同时发生弹性动力学意义下的有效平衡。当一种变形运动即使是被弹性地推动,但当它不能加以控制时,参看图6D与6E,就会在绕此种环形沟槽的部分上发生挤坏现象,而使此偶联过程以失败告终。
内表面上形成有环形沟槽12的阴管状件5之开口端10,在其轴向厚度C、沟槽壁厚B与沟深A之间,有如下的数值关系的临界条件:
3A≥B> 1/2 A与5A≥C≥ 1/2 A,而最好是
2A≥B> 1/2 A与2A≥C≥A
在以上临界条件之外,无法使弹性变形运动受到控制,使此径向扩展运动与轴向弹性运动平衡,从而将如图6D或6E所示,挤坏该阴管状件的开口端10。虽此轴向弹性运动一般发生于环形沟槽12的轴向壁部上,同时这一运动会有力地推迫开口端10,从而会随着前述突起部分的插入而引起径向的扩展,直到此环形突起部分9落入环形沟槽12中。
当开口端10的轴向厚度C比沟深A的厚度薄时,此开口端10就会破碎在环形沟槽12内。
沟深A与突起部分9的轴向厚度要相当,在这里作为一个标准关系。即使是上述厚度C变得比沟深A的厚度大到二倍、三倍、……五倍(最好高达五倍),只要这种弹性动力学运动在进行变形控制时能使径向与轴向的作用平衡,就能防止那种挤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保田铁工株式会社,未经久保田铁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驱动乘客运送机梯级的链条拉紧装置
- 下一篇:薄型显示器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