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防腐耐磨粉末涂料及该涂料的涂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0920 | 申请日: | 198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92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谢笃祜;王华;李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华水力磨蚀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3/58 | 分类号: | C09D3/58;C09D5/10;C09D5/03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山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卫凌秋,张承华 |
地址: |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 耐磨 粉末涂料 涂料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防腐耐磨涂料,具体涉及一种以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的粉末涂料。
现有的金属防腐技术一般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选用不锈钢或玻璃钢等防腐材料,其优点是耐腐蚀、寿命长,但价格过高,在不锈钢的焊接部位会产生接触腐蚀,而玻璃钢的承接部位则强度不足。另一种方式是在金属表面上涂敷一层抗腐蚀涂料。目前各种各样的涂料多不胜举,如日本专利JP59-193970就是一种环氧树脂粉末涂料,中国专利CN85103608A也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主体的厚浆型煤沥青涂料,它分为底漆和面漆两部分,常温涂刷,但只适于输油、输气、输水等管线外壁的防腐。中国专利CN85100697B说的是一种快离子导体金属防腐复合涂料,采用的是快离子导体空间电场防腐保护方法,防腐效果好,但这种涂层不耐磨,不能用于像泵这样的机械防腐蚀。
目前在铸铁(钢)管的连续浇注过程中,由于温度、原材料的变化,使生产出的铸管局部产生气孔和沙眼,按GB3422-82国家标准对铸管进行水压试验时,往往会因局部渗水漏水而报废。国标允许对局部缺陷修补,国内仅有首钢采用高铬高镍焊条对较大孔洞进行修补,技术难度大而且对气孔微孔(占废品的大部分)无效。全国铸管厂每年有15%-30%的报废铸管需重新回炉,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迫切希望寻找一种能够修补铸管缺陷,使之强化为正品的方法。
与本发明最接近的已有技术是由本发明人在1985.5.21日提出的申请号为CN85103496A的专利申请,它是一种聚氨酯与金属的粉体粘合剂,虽然也可以作为涂料使用,但它不耐酸,而且不宜对铸管进行强化。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广泛用于金属机械、管道,且对铸管具有强化功效的防腐、耐磨涂料及其涂敷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制备一种既防腐又耐磨的粉末涂料。所说的粉末涂料是以市售的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其余各组份也都可在市场上买到,各组份的重量比为:
环氧树脂E12 100
铸石粉 20-200
双氰胺 3-5
所说的铸石粉可以是辉绿岩铸石粉、玄武岩铸石粉。
在此配方基础上可以添加第四组份尼龙粉,其重量比为环氧树脂E12的10-30%。
还可以再添加第五组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其重量比为环氧树脂E12的5-8%。
上述尼龙粉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均为增韧剂。五组份的涂料涂层较之三组份的涂料涂层在耐磨性上更佳,但不能经受强酸的腐蚀,因此,在有强酸存在的环境下,可以只用三组份的涂料组剂。
本发明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十分简单,只需将上述原料按配方称料后装入球磨机混合磨细,用60-80目标准筛过筛即可,保存期可达5年。
本发明防腐耐磨涂料的涂敷方法如下:
(一)将被涂敷部件(或部位)去油,喷砂除锈,
(二)加热至200-270℃,
(三)用喷枪喷涂本防腐耐磨涂料,
(四)在160-200℃温度下保温一小时。
将上述5组份涂料组剂进行涂层力学测试,取得结果如下表:
对接抗拉强度 >600公斤/厘米2
搭接抗剪强度 >400公斤/厘米2
抗冲击强度 >50公斤厘米
涂层的对接抗拉强度是这样测试的:将粉体涂料喷涂到经除锈加热至250℃的金属圆柱试件(直径35.7毫米,面积10厘米2)端部,待粉体涂料熔融后将圆柱面对接并固定,在180℃温度下保温固化一小时后在材料试验机上测试两圆柱件的对接抗拉强度。
涂层搭接抗剪强度的测试是将100×20×3毫米的钢板试件,以相同的喷涂方法喷涂本涂料,涂层搭接长度为6-8毫米,固化后在材料试验机上测试抗剪强度。
涂层抗冲击强度的测试是将0.5-1.5毫米厚的钢板两端按喷涂方法涂敷本涂料,待固化后,把0.5公斤的钢球举高100厘米自由落下冲击涂层,钢板两面涂层均不得起皮脱落。
本涂料涂层的防腐能力很强,具有强的耐酸碱能力。将涂有本涂料的钢质试件放入所测试的酸碱溶液里2-3周,测试件失重并计算年腐蚀量如下:
介质 温度 年腐蚀量(毫米/年)
20%盐酸 常温 0.032
30%硫酸 常温 0.0064
20%硝酸 常温 0.32
30%氢氧化钠 常温 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华水力磨蚀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未经晋华水力磨蚀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元变质剂
- 下一篇:骨超声波脱钙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