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氧化物超导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1049 | 申请日: | 198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04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圣驷;杨延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2/06 | 分类号: | H01B12/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良赳,沈德新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超导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氧化物超导复合带材的制备方法,属于在基体上的超导薄膜或超导线的技术领域。
氧化物陶瓷超导材料,主要是Y-Ba-Cu-O,具有超导转变温度高,零电阻温度在液氮温度(77K)以上的良好超导性能,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这种材料制备简单、容易掌握,已在国内外许多实验室中制造成功。但由于这种材料具有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不易加工成材。虽然有些新闻报导了用这种超导材料制成的各种线材、线圈、薄膜等,但都没有公开完整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氧化物超导复合带材的方法,它是用热喷涂方法将氧化物超导粉末喷涂在金属基带上而制成的。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由三部分构成:
1.喷涂用粉末的制备:
将氧化钇、碳酸钡、氧化铜粉按Y∶Ba∶Cu的原子比为1∶2∶3充分混合,然后置于坩埚中压实,在900-1000℃的空气中焙烧2-6小时,冷却、破碎、过筛制成“半熟粉”;或者与无水酒精混和后压成片状或块状,在通氧气氛和在900-1000℃的温度下烧结2-6小时,冷却、破碎、过筛、制成“熟粉”。“半熟粉”与“熟粉”的粒度均为50-200目。“半熟粉”与“熟粉”的主要区别是烧结过程中是否通氧。
当然,其它组分的氧化物超导材料(如La-Ba-Cu-O等)也可同样制成喷涂用粉末。
2.喷涂:
用热喷涂法把制得的粉末材料(“半熟粉”或“熟粉”)均匀喷涂在金属基带上,基带厚度为0.1-0.3mm。金属基带可以是不锈钢带、镍带、钽带等。喷涂前,金属基带要经过喷砂处理并预热到80-100℃。热喷涂法可以采用等离子喷涂和火焰喷涂(如氢-氧焰、氧-乙炔焰、氧-煤气焰喷涂等)。为实现连续制造超导带,可将喷枪固定而金属基带走动。当然也可以固定金属带而使喷枪来回运动。喷涂的超导涂层厚度以0.15-0.25mm为宜。
3.热处理:
根据喷涂用的粉是“半熟粉”或是“熟粉”,其热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喷涂“半熟粉”,则将喷涂了超导涂层的复合带在氧气氛下950-1000℃恒温处理2-5小时后,随炉自然冷却。
对于喷涂“熟粉”,只需在850-950℃的炉中扩散退火1-3小时。
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方便、连续地制备氧化物超导复合带材。制得的超导复合带材其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95-100K,零电阻温度为80-90K。
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便于连续生产长卷超导带材。尤其是火焰喷涂法,易于实施、掌握。
以下说明二个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氧化钇、碳酸钡、氧化铜粉按Y∶Ba∶Cu的原子比为1∶2∶3充分混合。
2.将混合的粉料在坩埚中压实,在空气中焙烧,时间2-6小时,温度900-1000℃。
3.冷却、破碎后过筛成50-200目的粉末。
4.将这种超导粉末用热喷涂(等离子喷涂、氢-氧、氧-乙炔或氧-煤气焰喷涂)法均匀喷涂在金属(不锈钢、镍、钽)基带上,金属基带在喷涂前经喷砂处理并预热至80-100℃。
5.将喷涂了超导粉末的复合带在氧气氛下,950-1000℃恒温处理2-5小时。
6.随炉冷却得到氧化物超导复合带材。
实施例2:
1工艺1、3、4、6同实施例1。
2.将混合的粉料与天水酒精混和压成块或片状,在通氧气氛下烧结2-6小时,烧结温度900-1000℃。
3.将喷涂了超导粉末的复合带在850-950℃的炉中扩散退火1-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改善气味的聚双环戊二烯
- 下一篇:聚一氟化碳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