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车避撞预警器无效
申请号: | 87101055 | 申请日: | 198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055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俄家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俄家齐 |
主分类号: | B60Q1/52 | 分类号: | B60Q1/52;B60Q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预警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汽车避撞预警器,它能在两车相驶近时提示驾驶员作合理的操作避免碰撞。该仪器使用的原理性方法不仅能适应汽车,也适用于能发射类似的或经调制的电磁脉冲波的其它机动车辆或船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日益繁忙,车辆相撞之类灾祸也随之增多,这不仅引起交通阻塞,而且造成车毁人亡,损失严重。为了避免碰撞,人们将能发射波束的雷达和超声声纳小型化并且试用于汽车。但这种雷达与声纳式的预警器有其无法克服的先天性缺点:其一是由于波束的直线性,这种预警器无法发现由山与建筑阻挡而不在视野中的山路或弯道上的车辆;其二,如果波束功率低,发现车辆太近而无意义,功率一大,道路边的树木建筑均会引起失误虚警,造成驾驶员不必要的惊恐;其三,这类装置不仅结构复杂昂贵、功耗大,而且易因汽车行驶的振动而损坏失效,所以没有推广应用。直至今日,全世界绝大多数的汽车均没有预警器。
本发明首次公布的汽车避撞预警器,则能完成遥测预警的目的,无论在平原或山区的公路上,能让驾驶员清楚地知道在自己周围一定的距离上是否存在别的车辆,从而可以合理操作避免碰撞。这种汽车避撞预警器,象无线电侦听那样只作被动地接收,它通过天线接收对方汽车运行时所发射的电磁脉冲波,根据这种波的强度与性质,进行截频放大及解调,从而判断两车相驶近的程度,并且能用红黄绿三色显示与适当的音响来提示驾驶员。
这种汽车避撞预警器由汽车发射信号拾取器、磁性无线、接收器、鉴别器、显示声响器及电源等六个部分所构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公布的仪器的具体实施作详细的解释:
图一、整机原理性框图。
图二、发射信号拾取器电路与汽车电路的联接图。
图三、接收器的原理性框图。
图四、一种鉴别器显示器的具体电路。
本汽车的发射信号拾取器见图二。A为一种普通机械分电器控制Coil的接法;B为一种电子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控制Coil的接法,两种接法后者为好。两者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有一个起隔离作用的光电耦合器,由其耦合过来的信号经整形后形成电子开关型脉冲输出,用其它隔离耦合器也可以,但以光电类为佳,它将时间间系列分割成本车正在发射,与本车不在发射两个部分。
磁性天线(可加接车身外的拉天线)接收到对方发出的电磁脉冲信号,并送入接收器(图三)。这个接收器为发射信号拾取器所送来的电子开关信号所控制。当本车正发射时,接收器停止工作,而本身不发射时,处理天线送来的信号。由于车型、行速、道路不同,两车不可能恒速同时同步发射,因而接收器能处理对方车所发出的电磁脉冲信号。接收器分前放,第一截频放大解调和第二截频放大解调三部分。虽然有一个截频放大解调就可以工作但二个为佳,因为汽车所发出的信号类似双重调制脉冲群,这样处理将提高信噪比。
鉴别器是一个双门阀的电平信号分离电路。它由双比较器与门逻辑电路组合而成,也可由晶体管列阵构成,但前者为佳。所分离出的三个信号分别通过放大驱动显示及音响。图四列出了一个可行的具体电路。这三个信号分别为高强电磁脉冲信号,中等信号和相对小信号,并且各自对应红黄绿三色显示。众所周知,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弱与距离信号源的远近有关,所以与高强信号相应的是近距离有汽车,红色显示发亮;有中等信号则稍远距离有车,黄色的亮;而相对小信号则为安全行车信号。调节门阀,或调节接收器中放大或者衰减倍数,使汽车距我100米至30米时红色显示发亮为宜。当黄色显示发亮转入红色的亮时,表示汽车由稍远向我接近,可驱动适当的音响提示驾驶员注意。鉴别器也可使用单门阀只区分二种信号,用红绿二色显示预警与安全两种距离上的汽车,但双门阀式的鉴别器为佳。
电源向该仪器的各部分供电,用独立电源为宜,若使用汽车电瓶,必须严格抗干扰隔离。
由上可知,本发明公布的这种汽车避撞预警器,不仅工作原理合理,而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它能全方位地判断其它汽车与自己的距离,这种遥测预警对于高速公路、山路弯道,能见度低的暴雨及迷雾天,尤其显得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俄家齐,未经俄家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电耗钠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长寿无尘笔